第316 章:阿斗甚善(1 / 2)
公元241年1月22日。
合肥城外。
“微臣拜见陛下!”
大魏大司马曹爽出帐迎接皇帝曹叡,曹叡看了一眼曹爽,再看看远处的合肥城,下马问曹爽:“大司马,合肥在何人之手?”
曹爽皱眉道:“回陛下,微臣正连日攻打,不久即可攻破合肥,请陛下勿忧。”
曹爽并未撒谎,他从洛阳出发,一路并未耽搁,只是因为路途太远,在他紧赶慢赶,等他赶到合肥时,合肥已经被东吴攻占好几日。
他是奉命驰援合肥的,作为大魏皇族宗室,而且又是大司马,他当然知道合肥对于大魏的重要性。
曹爽到合肥都没有进行休整,刚一来到合肥,就对合肥发起了猛攻。
只是,合肥城高墙深。
而且城内又有六七万东吴兵马,他们据城坚守,仅仅五万兵马的曹爽,虽然连日攻打,却也不能撼动合肥。
曹叡没有怪罪曹爽的意思,因为东吴出兵在前,算算时间曹爽当初除非插上翅膀飞到合肥,否则他不可能赶在吴军攻破合肥之前抵达。
况且此前孙权数次出兵合肥,每次都是打几仗,吴军就会战败而退,而且还是不管人数多少,结果都是如此。
所以这次曹叡也只是给了曹爽五万人。
想着凭借合肥城的三万守军,加上曹爽这五万人,一共字样,再大一点厚一点的刻的是五文,最大的铜币是十文。
银币金币也差不多,只是将文改成了元,分别为一元、五元、还有十元。
而在这些钱币的背面,则是刻着“兴汉通宝”四个字。
这些文字的周围,都用龙纹环绕。
看大臣们都认真的欣赏这些钱币,刘禅则笑着说道:“诸位也都知道,大汉至先帝推行直佰钱,但是这些年下来,百姓并不是太愿意使用。”
说着,他顿了顿,叹息道:“一枚小小的铜币,就价值佰钱五佰钱,百姓们自然是不会认可。”
刘禅刚说到这里,大臣们却是一愣,他们有些懵。
心说那可是您爹干的。
您这是要推翻您爹的决策吗?
“朕决定!”刘禅没理他们,直接说道:“立即推行这种新型钱币。”
“陛下!”御史中丞费祎出列说道:“此钱币虽好,只是市面上的直佰钱,又该如何处置?”
皇帝推行新的货币,有时候就是为了敛财,就是将国家的财政压力,转移到老百姓的身上,比如先主推行直佰钱不就是如此。
那这新的货币...
“等价兑换!”刘禅朗声说道:“通告天下,半年之内,大汉境内,只许使用这种新型货币,百姓原有的直佰钱,均可到官府兑换这种新的货币。”
“等价兑换?”费祎似乎有些不明白。
刘禅道:“直佰钱不是价值佰钱吗?”说着他拿出一枚一文的铜币说道:“一钱即为一文...”说完他又拿出一枚一元的银币说道:“一千文等于一元银币,一百元银币等于一元金币。”
这些日子,刘禅一直在研究这钱币,当然也是根据之前萨珊商人萨洛托兄妹给的钱币,他才想到的。
至于兑换价值,也算是合理,铜币是最不值钱的,打造一千枚一文的铜币,价值与一元银币差不多,而百元银币所需的黄金,刚好可制造一枚一元的金币。
这事儿刘禅早就想干了,只是一直以来忙着南征北战,才把这事儿给耽搁了下来。
一个王朝要发展,这货币是非常关键的。
天下百姓一直是以物易物,这总不是长远之计。
但是,等刘禅说完话,徐庶却皱眉道:“陛下,如此兑换,对于朝廷...”
徐庶话还未说完,刘禅朗声笑道:“徐爱卿是想说,这样兑换,朝廷会有所损失对否?”
徐庶微微点头,先帝推行直佰钱,就是用一枚钱币,换取百姓百枚,然后再继续制造直佰钱,最后大部分的钱币都到了国库。
但是刘禅的这个兑换,却是刚刚相反,百姓用一枚直佰钱,就能换百枚,甚至伍佰枚铜币。
这,看上去朝廷吃了不小的亏。
但是刘禅笑着说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刘禅也知道这样兑换,朝廷损失不小,毕竟这市面上现在流行的直佰钱,一枚的重量,与朝廷现在要推行的十文差不多。
不过他更加明白一个道理,这种钱币如果不能推行,以后大汉的经济,又该如何提升呢?
眼前看上去好像是吃了点亏,但是若是这种钱币全面流通起来,用不了多久,它就会改善大汉的经济。
首先老百姓只要愿意用它,那它也才能算作是值钱,要是老百姓不愿意用它,即使再多,这也就是一堆破铜烂铁。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刘禅推行这种货币,也是想要规范一下商品市场,以及交易方式,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以物易物。
别人魏吴两国正在干仗,刘禅却在这里发行货币,别说曹叡孙权知道了要疯,就连大汉的这些文武大臣也有点无语。
毕竟现在大汉也派出了几万大军兵临弘农。
现在推行货币,真的是合适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