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第 139 章(3 / 5)

加入书签

楚旻眼珠转了转,不怀好意地道:“就说大皇子这是第二回递帖子来了,上回来人不曾走了回了帖子,此次等了会子,找不着人。我也无路能寻得到大皇子,终究男女有别,更不敢同皇子私相授受,只好求到太后头上,请她出面,回了大皇子罢——就回我这都是女子,做法事更约的师太,实在不便让一个外男过来。”

藿香这回听得明白,便知该如何做,忙福身称是,转头便找人去了。她正有一个人选,便是跟在当年安定太妃身边的杨妈妈,如今跟着来了,平常也不管事只是养老罢了,可面子却大,当年跟着太妃也是常出入宫廷,同太后也见过数次的。

这里楚旻和黛玉悄悄地笑道:“告诉了太后,必然就瞒不过皇上,等着罢,这位大皇子非得被他父皇骂得狗血淋头不可!”

“皇上已经年届大衍,底下难免有人动了立储之心,可他才继位几年?上头还有太上皇不肯放权,正自谓年富力强,还雄心勃勃等着大干一场呢,最忌讳旁人的这个心思了。大皇子偏就往皇上痛处上踩,能有他的好果子吃才怪!”

“我往皇上面前一捅,他必然大发脾气,大皇子、连带着背后的中宫,都没有好果子吃。”

黛玉吃吃地笑道:“姐姐好坏!”

楚旻一扬眉,“我还坏?我要是真坏,就该跟太后说,我应了大皇子之约,还同他约了日后赏花喝茶才是——那才让皇上气急败坏呢!”

黛玉连连摇头,“不值得不值得,那岂非为了瓦当毁了玉玦。”

提起玉玦,楚旻的脑海中飞速闪过一个人,钟渊也是皇子啊,大皇子身上适用的,他也同样适用,楚旻心微微一痛,旋即掩饰过去,面不改色地笑道:“正是这话,故此我不愿搭理他们。”

黛玉点了点头,因道:“老太妃如今大好了,这宫学也不知还开不开。”

楚旻笑道:“这才上了几天,就这么停了,对得住皇上这样大张旗鼓?”她冲着黛玉挤了挤眼睛,“玉儿放心,必然不能停了。”

黛玉脸上一红,扭过身去不肯说话了。

正日子上,清晨一早,楚旻便遣了藿香并两个妈妈跟着往荣府内去请探春三人,贾母等更是早早预备好了,殷切地送至二门上方回。

楚旻独坐一乘错金银舆顶十二人抬猩红蛮毡大轿,黛玉便同探春乘一辆朱缨华盖八宝车,迎春惜春两人坐了一辆翠幄朱轮车,后头丫鬟婆子也有坐车的,也有随行走着的,乌乌泱泱一大群人,更有外侧照公主出行规制随同的护卫家丁,半路便又汇合了别家的姑娘丫鬟,浩浩荡荡,引人注目。

车驾一队缓缓出了城门,直奔西山老君庙。

那庙中原也香火旺盛,这为了老太妃祈福的一段时日,更是贵人香客往来络绎不绝,庙内的道士都熟稔非常,此次听见说是公主做的祈福道场,住持便更加殷勤,早早叫了还未留头的小道士们在内伺候。

楚旻情知这都是世俗堆儿里打了不知多少个滚儿的人,也不耐烦理会他们,只叫了藿香,吩咐照规矩办事罢了。

一时各都预备停当,诸乐齐奏,黄钟大吕之声不绝于耳,道士们穿了法衣,伏章申表,朝三清,拜玉帝,将楚旻亲手写的伏请表在香台前焚了,各个虔诚表相,口内念念有词。

楚旻悄悄拉了拉黛玉的袖子,低声笑道:“旁的不说,这老君庙内道士们做起法事来,倒还像那么一回事。”

黛玉嗔了她一眼,同样小声回道:“姐姐,好歹这个节骨眼上应个景儿,虔诚些罢。叫人看了怎么想的呢。”

楚旻笑了笑,这才不说话了。

一时又拿了众小姐亲手抄的经文在三清像前焚了,道士们照旧和声祈福,楚旻她们那边却告一段落,自有小道士奉了师傅的吩咐来,请楚旻等人往后殿稍坐。

这些姑娘们原都养的身娇体弱,横不能是像那些做惯了的道士们一般,撑几个时辰下来面不变色的,故此便有烧了经文之后的稍作休息。

小道士们低眉敛目,规矩被教得极好,默不作声捧了茶水上来便垂手退下,一丝儿声响也不出的。

楚旻等人吃了茶,坐中便有几位出来告罪更衣,屋内剩下的几位姑娘便放松下来说笑,话题自然也都围着楚旻。

便有一人笑道:“贾四姑娘,闻听公主很推你的画,还要举荐往老太妃寿宴上呈送——你的画画得怎么样了?昨儿还听见你们家的人出去又是买纸又是买笔的。”

有人好心,自然便也有人嫉妒,这话一出,当即便有人捂着嘴笑道:“这不是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么,要画了方想起来寻纸笔,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说这话的人,家中原也是世袭的武职,便粗俗了些,惹得在座姑娘们有几个悄悄红了脸,却也不见人出来反驳。

惜春脸也红了,其实她心内也不乐意贾母等人这样张扬,只没法子反驳罢了,探春见她低了头也不说话,只好出声笑道:“家中原跟老太妃有些交情。自幼闻听老太妃事迹,乍见喜讯,能呈拙作至贵人之前一览,家中都喜悦不已,便觉原有的什么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