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2 / 6)

加入书签

身上的御袍脱下来披在他身上——】

【当然啦,已经完全丧失智商的李隆基想不到,自己这位手握三镇兵权的干儿子,根本不稀罕这件御袍,人家要的是天天穿龙袍!】

开元年间的李隆基看了一眼依然昏迷不醒的武惠妃,沉声道, “传下去,以最快速度把安禄山和他的同党抓来京师!

天宝年间的李林甫,眼中射出狠毒的光,安禄山,杨国忠,你们竟敢在老子身死后,这般陷害我!

他抬头对李隆基道, “陛下,要不要把安禄山抓来…”

李隆基半闭着眼,不耐烦地挥挥手, 诶!神画中关于朕之事,怎能当真?莫非你也认为朕是胡亥那种亡国之君?再者,朕对禄山有知遇之恩,他向来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绝不会背叛朕!”

李林甫心里mmp,陛下啊,仙人所说之事八九不离十,王忠嗣才是绝不会背叛你的那个,而安禄山迟早是真的要反啊,看来您确实老糊涂了!

天幕中画面一转,温暖的骊山华清宫,水汽氤氲,李隆基正和杨贵妃在温泉池里嬉戏玩闹,轻纱罗账外,高力士急冲冲跑来大呼, “陛下,不好了!不好了…安禄山反了!”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集结手下15万兵马和契丹、室韦等异族5万余党部队,领军20万在范阳起兵,而这时李隆基还在华清宫泡温泉,面对雪片般的战报,他选择了视若罔闻,甚至认为是嫉妒安禄山的奸臣在造谣..】

【直到十一月中旬,他才在大臣们的催促下,召集宰辅商议御敌事宜,人人忧心忡忡之时,杨国忠却喜不自胜,他认为这趟终于可以挤走安禄山,自己马上就要变成李隆基独一无二的心腹宠臣了!于是,他兴高采烈站出来拍着胸脯保证, 臣请命,保证不出十日就能平息叛乱!′——】

【李隆基喜不自胜,朝臣们虽然并不信他真能十天就平叛,但大家都安慰自己——这一趟,大唐以前会像以前的那些危机一样,总可以熬过去的,可他们没想到,眼下大唐军中最

耀眼的三颗将星,竟无一人能抵挡叛军的铁蹄…而原因,依然在李隆基.】

贞观君臣的心都揪起来了,我大唐,到底会因为这趟节度使的叛乱,变成怎样悲惨的人间地狱?难道就此亡国了吗!

【仅仅一个月,安禄山的大军就攻破河南,来到虎牢关准备朝洛阳进攻,驻守此处的是大唐名将封常清,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手上只有临时募集的六万业余士兵——是的,这时期大唐最精锐的部队,在各地驻守藩镇的节度使手上…而虎牢关,也从李世民一战定中原的龙兴之地,变成了唐朝京师洛阳的沦陷之地。】

【仓皇败逃的封常清知道大势已去,只能和另一位名将高仙芝一起,改变作战计划,退守地势险峻的潼关,拦住叛军前进的步伐,可惜——在宦官边令诚的谗言下,李隆基以‘不战而逃、擅自行动、违抗命令的罪名,命人将二人将就地斩首!】

秦始皇心中一沉,两军交战之时,他竟自断臂膀?世民与朕皆是何其不幸,满腔雄心,却后继无人!

刘邦气得狠狠一拍吕雉的大腿, 猪!要老子说这李隆基就特么是猪!吕雉忍痛蹙眉, 陛下不必恼怒,神画中这位是大唐皇帝,并非我大汉之事…

刘邦再用力一拍她的大腿, “老子把李世民当成我的亲儿子啊!他大唐的事就是我大汉的事!气死我老刘了!

刘彻把案桌捶得咚咚响, “狗屁玩意!辣鸡!你不鼓励士气守住京师,反要听信谗言斩将于阵前,长叛军志气灭唐军威风!老子怀疑李隆基也特么是间谍!

李世民木然看着殿下神情激愤万分的群臣,一股凉气直往天灵盖冲,他颤抖着手发出一句,

【唐太宗李世民:李隆基,你到底是何人伪装的李氏子孙?与我大唐有何仇怨?为何要害我大唐子民?】

李治握着武则天的手也在颤抖不已,他忍着悲痛宽慰父亲,

【唐高宗李治:耶耶别气!我们大唐不会有事的!】

年轻的李隆基满腔怒火,老年的朕,恐怕是被贼人借尸还魂换了芯子!他厉声道, ”马上把叫边令城的全抓来砍了!

年老的李隆基凑近面前的小屏幕认真看了半晌,摇摇头, “假的,这些都是仙法幻境!”

【很快,李

隆基命哥舒翰领兵二十万,顶替被斩的高仙芝二人,前往潼关征讨叛军,带病上战场的哥舒翰判断——手下这群乌合之众如果要硬打,肯定打不过安禄山的精兵,但潼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只要坚守不出,就能阻挡叛军前进的脚步..】

【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这时安禄山在洛阳忙着称帝,而河北有颜真卿、颜杲卿兄弟召集英豪反抗叛军,河东有崭露头角的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此时只要潼关不丢,京师无虞,朝廷就有可能从防守转为反攻,一扭战局.】 (2)

【殊不知,世间万物总是相生相克,安禄山最得力的将领史思明从没想过,奄奄一息的唐军,竟会横空出现一个让自己日后闻风丧胆的将领——李光弼。】

【八面威风的史思明被被李光弼打得接连一个多月不敢再出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