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各方蠢蠢欲动(1 / 2)

加入书签

把冯慧珍送到霍家,看到霍家兄妹的状况。

刘明心一动,既然冯慧珍的姐姐和当地签订了合同,那么以后肯定会经常来他们本地。

按照冯家姐妹两个的做事方式来说,他们并不是那种喜好奢华的人。

说不定这霍家会成为他们的落脚之地,既然如此,他一定会表现出善意。

看到霍元凯残疾的手臂。

看到没有工作,在家里糊纸盒子,打零工的霍元珍。

看到这破旧的屋子。

刘明直接回到了办公室,给底下的秘书打电话。

“这个霍元凯和霍元珍的情况你们调查一下,根据他们家庭的情况给他们适当的补助。

他可是残疾人得到补助这是理所当然的,咱们当地对于困难的残疾人也是有一定支持。

帮他妹妹安排一下工作,霍元凯有残疾也可以适当地把他安排到福利场去工作。

咱们一定要对底下的群众关心到位。想他们所想,解他们所难。”

安排完这些工作,刘明又想到了那些合同。

他是这件事的主要负责人。

合同现在虽然看起来似乎在手里了,但是能不能拿稳还得靠他们的本事。

心里暗暗有些庆幸,冯慧珍在其中接了一笔订单,否则的话,冯慧珍不会留在当地。

和玛丽他们沟通起来,恐怕还会有问题。

同一时间的冯慧珍他们这会儿正在魏大姐的袜子厂。

魏大姐从昨天到现在都有点懵。

目前为止她不知道事情发展到哪一步,但是就知道冯慧茹他们接到了这一笔最大的袜子订单。

显然冯慧茹他们没有袜子厂,这是事实。

不光是她,就是周围所有的袜子厂的老板,这几天都在自己厂子门口探头探脑。

大家的目的很一致,谁不希望能够接到这笔订单?

冯慧茹他们没有袜子厂,面临的是需要跟别人合作,或者是从别人的厂子里订购袜子。

现在的冯慧茹就像当初的玛丽女士一样。

这可是一块大肥肉,香饽饽。

人人都恨不得上来咬一口。

可是很多人都有点儿发怵,毕竟当初刘家的那些袜子厂的人是怎么对待冯慧茹他们的。

所有人心里都有些后悔,要是早知道当初魏大姐那么坚持。

会交了这么厉害的朋友,他们怎么可能干这种愚蠢的事情?

不少人都佩服魏大姐的眼光和手段。

可是更多的人心里清楚为大姐这个厂子太小了,五个人的规模加上机器设备一个月的产量根本不够应付这么巨大的一笔订单。

比订单几乎是刘展望他这种大型的厂子一年的生产量。

魏大姐十个厂子加在一块儿都不是刘展望一个厂子的规模。

既然生产不了这么多,那就面临的会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当然没人会怀疑魏大姐会在其中分一杯羹。

可是更多的人希望冯慧茹看到他们的合作诚意。

魏大姐这会儿和冯慧珍,冯慧茹,冯振刚坐在自家堂屋里。

她没敢开口说话。

因为说什么都不合适,自家厂子规模自己心里清楚,虽然想接这个生意,但是没能力。

就因为是实诚的人,所以才觉得这个时候自己要是往上凑,难免会让人觉得有点阿谀奉承的感觉。

人家签订了合同之后,没有第一时间甩掉他们。

魏大姐已经非常感激。

刘向南坐在一旁,看着母亲一言不发,急得原地跺脚。

这么好的机会,他们家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没想到峰回路转,居然有这样的机会。

母亲居然不说话。

他承认这两天回想当初的事情,他心里也是佩服母亲。

如果不是母亲当初的坚持,他们不能交好冯慧茹他们这一家人。

更不会有现在的机会。

比起其他人,他们家更有机会,毕竟是他们的坚持才保证了冯慧茹可以拿到最好的货。

可是母亲不开口。

冯慧珍跟姐夫和姐姐讨论后面的包装问题,这个是大事儿,他们必须联系当地的印刷厂。

冯慧珍一边跟姐姐姐夫说,一边在纸上画出了各种草图,用后世的眼光,这些包装都不算什么。

现在的人没有包装的理念,想一想所有的袜子都用麻袋称斤,怎么可能有包装的理念!

可是外国人不一样,外国人看到的商品,而且经济发展要比国内先进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追求的东西不光要物美价廉,还要包装精美。

冯慧茹和冯振刚听完了这番话,有些无奈。

“这样不是多花这么多钱?况且这些包装虽然花里胡哨,没啥大用啊,又不能当袜子穿。”

冯慧珍笑了,

“不用管什么花里胡哨,再过几十年恐怕大家都是一个观念。谁不希望拿到好的东西?

就跟你去买点心,商店里点心还得用纸包装起来。

如果那个包的纸包歪歪扭扭,你会高兴吗?你会喜欢拿它送人吗?”

“你要这么一说的话,的确要是送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