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五十二章、(1 / 2)
请李和豫他们吃完饭的第二天, 辛家人就回山上搬酒了。
要是只搬要给刘子真的那二十瓶酒的话,辛芷和陈曼是不用跟着回去的。
也是辛家人同进同出奇怪了,根本没想过要让辛勇自己回去。
而且现在家里多了一头牛和一头驴, 来回是他们能够搬运的东西就更多了。
眼下离和周冀约好的日子还有好几天, 他们回去之后还能再山上修整几天。
虽然只在山下待了两天,但是辛芷已经无比怀念家里的空调和冰箱里那各式各样的冰镇饮料了。
其实天华国的夏季远没有现代的夏季温度高,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南北两极的冰川还十分坚实的原因,现在已经属于夏季最热的时候, 外面的温度也就只有三十来度。
对于土生土长的古代人来说,这样的夏季可能都算不上难熬,但是像辛芷这种在空调屋里呆习惯了的人,室外三十几度的天气就已经快要要了她半条命了, 更别说古代的衣服布料那么多了, 这么热的天气, 胳膊腿都裹在棉布衣服里,别提有多闷热了。
当然了,现在也有轻薄凉快的衣服,就像刘氏,穿的就是轻薄的纱衣, 那纱衣是纯蚕丝制成的,轻薄透亮,光看着就舒服。
辛家人原本也想弄几匹纱布做几身衣服穿的,然而问过刘氏后,才知道这纱布并不是想买就能买的。
天蜀州那边一种特有的蚕,吐出的蚕丝细到十几根蚕丝合到一起都没有一根头发粗,唯有用这种特殊的蚕丝,才能织出薄入蝉翼的轻纱。
整个蜀州, 一年产出的轻纱不过超过一万匹,这些轻纱,其中绝大部分作为蜀州的贡品进了皇城,每年世面上流通的轻纱不超过两成。
而这两成,绝大部分都被各大世家收入了囊中,普通人别说买了,寻常连见,都很少见到。
刘氏身上穿的纱衣,还是她出嫁的时候娘家买来压箱底的陪嫁,当时刘父为了买这半匹轻纱,不知道费了多少劲,也是当时宫里的李昭仪,在夏季极喜欢穿着轻薄的纱衣,引得昌都各家的小姐贵女都以穿着纱衣为荣。
当时刘氏嫁给李和豫,也算是一门很好的亲事了,刘父为了给女儿做脸面,托了好多人,许出去了好多人情之后,才以三百两银子的价格,买下了半匹轻纱,替女儿做了一件纱衣。
这些年刘氏一直很珍惜这件纱衣,每年也只会在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把衣服拿出来穿几次,如今都穿了好些年了,看着还有七八分新。
陈曼想买纱衣做衣服穿的时候,刘氏也没多说,只说了这轻纱极其难得,有钱也难买到。
刘氏知道辛家人有钱,几百上千两一匹的轻纱他们确实买得起,不过辛家人都是没什么背景的平民百姓,如今世家贵族们平常穿用的很多物品,都是稀少到只够供给给他们使用的,轻纱就是其中一样。
并不是陈曼拿着银子去买就能买到的。
最后刘氏推荐陈曼去布庄买其他的纱衣,布庄也有普通的纱衣买,大多也是蚕丝制成的,虽然比不上轻纱轻薄,但也比棉衣要凉快一些,价格也比细棉布贵,刘氏和一些富商家的小姐,平常穿得最多的就是这种纱衣。
因为刘氏的话,第二天回去的时候陈曼还特意去布庄看了,布庄里卖得纱衣和刘氏身上穿的确实没法比,说是纱衣,和现代以前的那种土黄色的蚊帐差不多,一点都不轻薄。
最后陈曼也没买这种纱布,而是一口气买了十几匹各种花色的棉布和绸缎。
洪灾过后,布庄的生意也十分的惨淡,如今常县大部分的普通人,每天最烦愁的就是如何填饱肚子了,几乎没有人会来布庄买布。
之前陈曼就在这家布庄买过布,掌柜的对她有印象,这次她一口气又买了这么多布,那掌柜的乐得连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最后结账的时候,十分大方的送了她两个荷包。
两个荷包都是绸布做的,一个粉色,一个玉色,粉色的荷包上面绣的是翠兰,玉色的荷包上绣的的祥云纹,两个荷包上还系着同色的络子,光是从外表上,就和布庄里那些十几文一个的荷包不一样了。
掌柜的给了东西,也想让陈曼记得自己的好,把荷包递给她的时候还不着痕迹的说道:“这荷包是我们绣庄里手艺最好的绣娘绣的,这可是双面绣,平常这么一个荷包,少说也要卖个半两银子的。”
不管怎么说,老板自己主动送赠品,总比陈曼她自己开口要赠品强。
而且辛家人也确实需要荷包,以前大家出门把手机揣上就行了,现在就不行了,那铜板和银子还挺重的,放在衣服的暗兜里还总会掉,用荷包装着既好看又保险。
最后陈曼从布庄出来的时候,不但买了十几匹布,还零零散散的买了好些个荷包和肚兜、贴身穿的中衣,鞋袜什么的。
那些布陈曼也没带回去,而是又出了一笔钱,让布庄的绣娘按照辛家几个人的身形裁制衣服。
田冬秀和郑清芬都没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