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1 / 2)
陈景亮哪能想到李春兰突然说出来这话,就觉得她提的这个问题很贸然,“这个我得问问我姑父,我也不敢轻易就答复你。”
“那就拜托你帮忙问一声,要是行的话,我去见见你姑父,跟他商量商量。”
这时李春兰也算是死马当成活马医了,虽然不知道行不行,但是试一试总是没错。
这时陈景亮看了苏玉华一眼,点了点头,“那我回头试着跟我姑父说一下。”
也就两天之后,陈景亮就带来了消息,“我姑父说了,他可以过来帮忙,但是工钱不能少。”
“现在你姑父每个月的工资是多少?”
“我姑父在副食品厂,每个月的工资是三十六块,他要是过来帮忙的话,也不能低于这个工资。”
“谢谢你跑来跟我们说这个,我们商量一下,行的话明天我跟你一块见下你姑父。”
陈景亮应了一声,推着车子走了。
李春兰就跟姑娘们商量,看要不要把陈景亮的姑父给请过来,但是他开价实在是有点高,一个月居然要三十六块。
就说他们家现在也不差这点钱,但陈景亮他姑父到底水平咋样?到底值不值这个价?还很难说?
“要是陈景亮
他姑父每个月能拿三十六块的工资,说明是个老工人了,肯定很有经验,我觉得咱可以试一试。”
“可谁知道他是面点师傅还是普通的工人?”
娘仨为这个问题都没有商量出来,刚好苏甜甜放学回来看到妈和大姐二姐在商量的不亦乐乎,就赶紧问了一句,“你们在商量啥呀?”
“之前你不是跟咱妈说,让咱妈尽量从副食品厂请个老师傅过来帮忙。这不是前天遇到陈景亮了,听说他姑父就在咱县副食品厂上班,就让他打听了一下,结果人家要三十六块的工资,我们也不知道该不该请他过来帮忙。”
苏玉华也很犹豫,她也觉得这三十六块钱的工资有点高,主要倒是担心这个老师傅水平不够。
“我觉得应该把他请过来,能拿这么高的工资,肯定在食品厂已经呆了很多年了,就算他不是面点师傅,平时看的也多,经验肯定丰富。”
苏甜甜这么一说,立刻就解了大家的疑惑。
那李春兰直接就说道,“即使这么的咱们就听甜甜的,明天我去见见陈景亮他姑父,要是没问题,咱们就把人请过来。”
其实苏甜甜知道,像他们这样家庭作坊式的
面包房,就应该有一个技术很全面的老师傅来指导,毕竟大家都不专业。
其实现在是没有条件,如果有条件的话,她真想让大家二姐去学面点技,但现在没有这样的技术学校,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到跟老面点师傅学习技能上。
陈景亮的姑父叫张大全,自幼就跟人做面点,等到解放后就安排进了市副食品厂当工人,他还属于那种有技术的面点工人,到副食品厂之后也挺被领导看中,也算是为数不多的技术人员。
前些年是计划经济,副食品厂也是跟着国家分配生产,效益也就一直那个样子。
可是后面这几年情况就不太对了,尤其是现在,改革开放了,经济搞活了,国家也不宏观调控了,原来现在靠国家支持的副食品厂,现在就发展不起来了。
老配方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改变过,以前计划经济的时候,食品厂生产出来的月饼,还能往各个单位往供销社销售。
可今年遇到了最大的一次滑铁卢,今秋县副食品厂生产的月饼,几乎可以说是无人问津,李春兰和几个闺女靠着一己之力,硬是把副食品厂给干的没有客户。
刚离出来,带着两个女儿找
到张大全的时候,张大全顿时大吃一惊,“是你们要招面点师傅?”
“我听说你是咱们县副食品厂的工人,就想让你过去给我们帮忙指导指导。”
张师傅摆了摆手,“你们找错人了,找我不合适。”
陈景亮看到这个情况也愣住了,“姑父咋不合适?我之前不是跟你说过,春兰婶子是真心实意想请个面点师傅的。”
“我们副食品厂生意今年之所以这么差,就是因为往年销量最好的月饼,今年压根就卖不出去。就是因为李春兰生产的这个月饼太好吃了,把我们的销路给堵死了。”
李春兰一听知道症结在哪了,原来这成了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了,她忙解释,“做月饼只是凑巧,其实我们也不懂面点,上回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张师傅压根儿就不相信这话,“世上哪有那么多凑巧,你说的凑巧那肯定都是有原因的。我做了一辈子的面点,这其中的窍门我能不知道?”
李春兰看到他那个态度,想了想,狠狠心咬咬牙说道,“那这么跟你说吧,我只是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配方。”
这是苏玉芬和苏玉华都有点吃惊,她俩都觉得妈妈说的太多了
,用甜甜的话说,这属于商业机密。
果然,张师傅在听到李春兰的话之后脸色才稍微缓和,“难不成就这么简单?”
“就是这么简单。”
李春兰老老实实的上前说道,“嗯我也是因为得到一个比较好的配方,所以今年月饼才卖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