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字(1 / 3)
在古代,皇帝绝对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所以在嘉明帝亲自将“落雁寺”改为“厄法寺”,并钦赐匾额后,“厄法寺”的来由便传遍京城。
谭玉书编的这个故事也很快火遍了大街小巷,因为古人也喜欢看爽文。
市面上其它才子佳人的故事,主人公高低得是个穷书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带入还是有门槛的。
但妙法僧据说从前只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小混混,穷的活不下去了,突然有一天来了个“神仙老祖宗”,从此衣食无忧。
相比于之前的穷书生考上状元的套路,“祖宗流”简直让人耳目一新。
不少人开始做梦自己祖上是不是也出过一个神仙,然后突然来度化他,只要从此衣食无愁,剃头当和尚也行啊!
于是讲厄法寺故事的摊位前,总有很多人。
说书先生发现这个流行趋势,顿时都换了本子,为了和同行竞争,还各自增添了不少细节。
这时候写本子的,很多都是穷秀才,肚里多少都有点墨水,写的故事不仅脍炙人口,而且很贴人设。
化形万千游走于尘世的济世高僧渡厄,顽劣不驯后被教化的妙法,细节不同,但人物活灵活现。
谭玉书当初提供的只是一个大框,在说书先生的努力下,故事羽翼逐渐丰满。
看着各版本的故事后谭玉书也技痒,捏了一个雅号“东窗客”,又编了一版“渡厄僧三度痴儿”,悄悄的投稿。
不愧是原作者亲自操刀,这版故事很快火遍雍京,谭玉书乐不可支的找池砾分享。
池砾:……
你当着我的面编我的故事,可真把你能的。
谁知谭玉书一本正经的眨眼笑道:“池兄,对于别人来说这只是故事,对于你来说可是身世。你是无缘无故出现在大雍的人,为了给你找个合适的背景落脚,前些日子可是费了好大功夫呢。”
“到最后我给你安排了一个合适的村子落脚,这个村子在三年前因为瘟疫烧了整个村子,只有你因为渡厄高僧的点化活下来,陛下就算是要查,也无从查起。”
“如果有其他有心人想要查,那我可是户部长官,我的地盘,谁来也越不过我去,动手脚也比较方便。”
所以谭玉书前些日子不来看他,是在忙这件事吗?池砾突然有点开心。
不管怎样,渡厄高僧和妙法僧的故事,已经成了现下雍京最火的故事,因为这个,厄法寺跟着名声大噪,香客如云。
除了最火的“渡厄僧三度痴儿”,其他的衍生传说比如“谭相公梦中得瓜”、“传法器山寺生冬草”之类的也十分火爆。
谭玉书“寒冬梦献瓜”的传闻神妙是神妙,但毕竟是发生在宫宴上,只有参加宴会的达官贵人才有缘得见,普通人只能靠想象,总不真切,但厄法寺山脚下的“塑锦”可是人人都能看到。
池砾带来的塑料布并不完全透明,依稀间可以看见里面影影绰绰的绿意。在百草尽枯的冬季,这么大一片绿蔬简直超乎普通人的想象。
所以每个来拜佛的香客都会短暂停下脚步瞧新鲜,回去再给身边的人讲这塑锦如何奇妙。
而“塑锦”中种的蔬菜已然成熟的消息一放出来,立刻引来无数人瞧热闹,观者如堵。
等看热闹的人群来到山寺大殿,就见布施箱的旁边立了一个桌子,桌子上放了满满一桌捆好的鲜嫩韭菜,入冬后一直在啃白菜、腌菜的人们看到这,顿时眼睛都绿了,纷纷问当值的和尚这韭菜怎么卖。
谭九哥已然成了寺内的新首座,在寺中待得这些日子,已经像模像样。
口念佛号向众人施礼,指了指韭菜旁边立的牌子,上书几个大字:予施予舍。
“予施予舍?是说随便施点东西就可以拿走一捆韭菜吗?”
众人议论纷纷,但问起来,寺内的和尚只是口称佛号,并不解释,佛祖在上,围观的人都不敢冒动。
这时一个流着鼻涕的小男孩站出来,手里攥着一只麻雀:“法师爷爷,我能用我捉的小鸟换你的韭菜吗?”
谭九哥心内发笑:呦,嘴真甜。
但面上还是一脸的高深莫测,慈祥道:“当然可以,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我是东村的阿毛。”
谭九哥身边站着三个小沙弥,他将麻雀交给其中一个小沙弥,慈祥道:“拿去放生。”
小和尚领命下去,然后另一个走到桌旁拿起一捆韭菜,转交给叫阿毛的小孩,合掌施礼。
剩下的一个则拿起笔记录,口中唱到:“东村阿毛施鸟雀一只,舍冬韭一捆。”
在场的众人愣了,居然还真是随便布施什么都可以!
有了这个先例,日子过得比较贫苦的百姓立刻挤上前去,无论是施一个头绳,还是施一文钱,厄法寺的和尚们都会将韭菜交给施主,很快,一桌子的韭菜就都“舍”尽了。
谭九哥上前微笑施礼:“今日功德韭已经舍尽,请施主们明日再来。”
围观的人顿时大哗。
得到韭菜的喜气洋洋,这冬日里的韭菜,可是大官豪绅们也不能有的享受,居然就这么轻易的被他们得到了,等回家饭桌上又能添道好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