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3 / 4)

加入书签

加了50张票——海报临时做的,让卡莉签上特殊字符,美其名曰“特供版限量票”。

这50张甚至还卖出了更高的价格,让卡莉既无语,又为其临场营销能力表示赞叹。

“反正都是站着,站的挤一点,又有什么问题?”艾迪大言不惭地说。

“你要知道,和唱片版权收入的多方瓜分不同,在巡演的收入上,你作为歌手才能分到大头,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歌手辛辛苦苦搞巡演的原因。”艾迪在电话里又变得苦口婆心了。

好在多50个人,也还能够保证观众区最起码的舒适度——艾迪在“一切为了挣钱”这个大原则下,至少还能够为表演的口碑考虑。

当然保证口碑也是为了未来更好的挣钱。

在之后的城市里,除了预定更大的场地外,艾迪也安排了售票方在卡莉的表演会门票售罄后,对继续来询问的观众进行登记,表示若登记人数达到一定程度,Karly就会在这个城市再加一场。

但他从来没承诺过加场登记观众数量的标准,因为他根本没打算加场。他说这叫饥饿营销……

除了门票之外,卡莉的专辑销售也随之迎来了显著的增长。实体EP在演唱会前后,卖的比Helene本人的还多——当然也因为大部分来听Helene演唱会的观众,在之前已经有了Helene的专辑。

以Karly名字发行的首张录音室EP里,五首歌分别为Unbelievable, Only Girl,黑色睫毛膏,Jar of Hearts, Titanium,可以说是卡莉完整专辑的微缩版,歌曲数量虽然减半,但在五首歌里也坚持了一种由热恋到分手,再到重新出发的完整路程。

Only Girl在斯图加特演唱会前一周发行并派台——卡莉的第二个欧洲单曲为了配合演唱会的日程,打得比较急,最初完全靠音乐质量在一点点往榜单上磨。

之后在斯图加特演唱会开场前一天,整张EP悄然上架。所有歌曲都是专门制作的欧洲版——削弱美国此时正在流行的EDM舞曲风格,更突出嗓音的质感。

小型表演会也采用了“不插电”的模式,包括Only Girl,也在表演时使用了更舒缓的伴奏。

几个承担推广职能的电视现场,都协调在了后面的英国和瑞典,因此,卡莉单飞后在欧洲的第一波知名度,几乎全部靠歌曲质量,和现场表演刷得。

期间她也在公司的安排下,接受了几家欧洲媒体的采访。

多数问题都聚焦在她和Helene Fischer的合作感想,和作为一个美国歌手,来欧洲的所见所闻,以及对美国和欧洲流行乐坛的不同看法等等音乐问题——都是中规中矩的采访,因为卡莉以组合形式第一次出道,不论是组合本身,还是那首party in the USA,在德国都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力,因此也不是媒体们和观众们的兴趣点所在。

只有一家问到了组合解散和假唱事件,卡莉很坦然地回复了——“我也很后悔,我不会试图寻找原因为自己开脱,我为自己曾经的选择承担责任,未来我一定会对自己负责、对观众负责,绝不假唱,接受大家的监督。”

这个回答是她和艾迪以及公关人员一早就定下来的策略——直面过去。

只要时机成熟,卡莉很快便要在美国发行专辑——只在欧洲肯定不够,美国是她的最终市场。然而在美国发行后,不论是对歌迷还是对媒体,组合的历史和假唱时间是无论如何回避不开的。

既然逃避的难度太高,倒不如直接正面回应,甚至可以反向利用这段“黑历史”来宣传。比如,在未来发行美版专辑时,可以拿“假唱事件”作为涅槃重生的一个标志,蹭一波自己过去的热度。

从欧洲发行专辑到现在巡演,卡莉一直都没忘记时不时更新自己的Twitter,频率不高,发太多会显得廉价。她会时不时拍摄一些欧洲风景,巡演现场,比如咖啡杯和策划稿,加一个文艺范儿的滤镜,然后写个“在路上”。她也发过自己专辑的照片,和自己的自拍。

留言和粉丝越来越多,主要是欧洲粉丝;也有对她有印象的美国观众,会在留言里问“在德国发展了吗?太遗憾了,我喜欢你的声音。”

目前卡莉的一切发展算不上快,却还算十分顺利。卡莉也慢慢喜欢上了这种在路上的感觉。

然而在斯德哥尔摩,她在上场前突然收到Helene Fischer团队的通知——

要和她解约。

因为卡莉有借着Helene Fischer平台卖自己的专辑和门票,所以一开始双方的合约就定的很松。解约卡莉当然要付违约金,但Helene Fischer团队肯定不差这个钱。

艾迪人一直在美国,对卡莉的欧洲巡演事宜只是遥控指挥,对Helene方面的行为,他表现得很平静。

“意外,但在预测范围内。”他简单地说:“暖场嘉宾越来越受欢迎,风头大有超过她的趋势。这是她的巡演。强强联合并一定让双方的收益最大化。”

简而言之,Helene Fische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