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a妹(捉虫,非更新)(2 / 3)
十几岁的、没有登过台的孩子非常难得,我反而觉得这种台上的表现力、或者你们专业术语应该怎么说?这叫……‘台风’?这其实是一个歌手最难得的天赋。”
“我也不是在催促你成名,”乔治马上摆手,“只是,我总觉得,你在害怕什么。”然后他歪头想了想,表情是十分不理解的困惑,“或者说,你在等别人发现你?告诉我,你真的不想唱歌吗?”
Well,乔治还真的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连卡莉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小心思了……
也许,卡莉还真的在潜意识里这么期待过?期待着像贾斯丁·比伯一样,在一个视频后,被哪个圈内大佬发掘,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做梦嘛,再谦虚的人都控制不了的。所以她对于哥哥不经过她同意就上传她唱歌视频的做法并没有任何生气的感觉。
亚洲人中庸内敛的性格,让“潜心修炼,耐心等待时机降临”,变成一种受人赞扬的精神,是可以在日后成名后对采访杂志和节目主持人讲述的“美谈”。
千里马要“遇到”伯乐、“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等等。卡莉也不明白这种风气是为何在娱乐圈兴盛起来的。
当然欧美也有类似的成名故事——真假存疑,反正放在脱口秀和访谈节目里讲出来的很多。但总体上、普通人的生活中,欧美人还是更推崇一种“千里马要主动争取”的精神。勇于自荐的故事也很激励人心。
卡莉现在更欣赏第二种“主动”的态度——抓住机会,创造机会,向前一步,即使自己很多时候做不到。
中国人总爱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有真本事的人,一定不会被埋没”。
但卡莉现在觉得这是一句废话,一句寡淡的鸡汤,一句循环论证的谬误。
首先,如何去定义一个人是不是“金子”,是不是“有真本事”?评判“金子”和有没有“真本事”并没有一个切实可行、可以量化的标准。
你若没有成功,旁人大可以说你不是“金子”,你并没有“真本事”。
直到李攸攸曾经进入了演艺界,才明白那些说自己只是无意间被发掘的故事,的确是“美谈”,但有几个能真的信服呢?
其实自己早就想通了,只是需要哥哥这样的推动。
“你说的对,乔治,”卡莉抬头,对他露出轻松明亮的微笑,“我这就去试试,就算选不上,我也算见识了百老汇的open call,这可不是每天都有的,对吗?”
**************
一回到酒店自己的房间,卡莉就用酒店的电脑搜索着关于音乐剧《13》公开试镜招募的消息——既然是open call,就不会像那些封闭式试镜一样,消息源只被艺人经济公司掌握。
如果连网上都没有消息,还叫什么open call?
卡莉没有失望,她不但找到了《13》公开试镜的消息,还找到了非常正规的试镜要求。她还收获了一个更新各种百老汇试镜机会的网站。当然,里面像《13》这样有价值的试镜消息很少很少,大多数都是类似于“毕业作品招募”、“实验性电影招募”这样的玩票作品,还都没有报酬。
《13》这次在招募一个cheerleader啦啦队员的角色,要求女孩儿(当然),以及——就像晚上那两个女孩儿说的——年龄20岁以下。
试镜人员要求自行准备一段32小节的伴奏选段——活页乐谱形式,因为试镜现场有伴奏钢琴师——可以是音乐剧独唱,也可以是任意普通歌曲。
并不像很多电影电视剧里演的,试镜会让你真的唱一首完整的歌曲。32小节基本上是百老汇惯例,当然有时候会要求你多唱或者少唱一些。
若有对舞蹈要求,还会要求你带上舞蹈鞋,但大多数情况下不用,因为舞蹈考察很多是放在callback(试镜复试)里的。
其实《13》已经在Goodspeed musical自己的剧院里上演过了,因为反响不错,所以改编后准备拿来在百老汇剧院试水,该剧讲的就是普通13岁青少年的故事,围绕着一个即将举办成人礼的犹太男孩儿来展开。
嗯……所以,百老汇也是犹太人的天下吗?卡莉把这一点列入待查。
接着,她浏览着Goodspeed官网上公布的老版本演员名单,等会儿……一个啦啦队员的名字好眼熟……Ariana Grande?!
那个Ariana Grande?!13年欧美势头非常强劲的新人,唱功不俗、被媒体称为小玛丽亚凯莉的Ariana Grande?!
作者有话要说: *A妹Ariana Grande,在08年15岁的时候的确演过百老汇的《13》,一个啦啦队员配角,这是她的出道首秀,后来她和《13》的女主演一起演了音乐剧电视剧《胜利之歌》,她也还只是海报上的小配角。当时大概很多人都想不到A妹专攻音乐后能取得现在这么大的成就吧。歌手的出名程度相比电视剧和音乐剧的确是指数级的,A妹唱的《13》百老汇原剧歌曲,我分享在围脖里了,她在《13》里只有一首solo,她的声音还是很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