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翻唱达人?(1 / 2)

加入书签

趁乔治刷盘子的间隙,卡莉在桌前坐下,趴在电脑前,着自己翻唱视频页面的评论。

绝大多数的评论都是赞扬的。毕竟,面对一个15岁、在网络上上传非专业录音棚作品的“唱歌爱好者”,主流观众都不会太苛求。

也可能大家都抱着某种看“青少年才艺秀”的宽容态度?对这个想象,卡莉差点儿笑出声。

而且,英语语言的特点,以及美国人一向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其实在传统中国芯儿的卡莉看来,一直都是有些夸张的。

比如现在,满屏都是“Amazing!”、“Awesome!”(太棒了!)“天哪,这个女孩儿太有才华了!”、“油管上最棒的翻唱!”

最后一个看得卡莉直发憷。

可这些“夸张”的鼓励,不可避免地在她心里汇成一股暖流,说自己没有因此飘飘然,就太假了。

当然,如果没有负/面/评/价就不正常了。就比如有评论说她唱得太“原唱”了之类的。

凯莉·克莱克森也是一个唱功卓越的歌手,并难得地,选秀结束之后,在主流音乐界获得了认可,跳出了选秀的桎梏。

“有原唱,干嘛要听你这差不多的?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凯莉·克莱克森。”

乔治再次回到电脑前时,就正巧看到卡莉鼠标的光标停在这条评论上。

哥哥忽然紧张起来,差点儿一激动伸手合上电脑。

卡莉不甚在意地摆摆手,“没关系。”

类似的评价她前世听得太多了,这正是她当年火不起来的原因之一——太炫技,没有个人特色,那些大众评委和观众反馈如是说。

现在卡莉已经看开了,这毕竟是一个连卡戴珊家族都能火的起来的娱乐至上的年代,作为一个歌手,要有出类拔萃的辨识度,要经营“个人品牌”。

其实,唱功也可以作为一个歌手的“品牌”,卡莉前世的“扑街”是各种原因综合,没有公司的力捧、没有拿得出手的独立作品,一个选秀歌手要面对全国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观众,在本身就是一种节目的比赛中吸票,需要极强的个人特色和魅力。

这一条评论引发的思考像一盆冷水兜头浇下,卡莉刚刚燃起的火苗也灭了。她要重新踏入这个年轻人因为“梦想”而挤破头的行业吗?

“也许你可以继续上传更多视频?”乔治建议道:“你看,这里有一些视频博主,关注量有几十万几百万。”

其实卡莉现在手里已经有很多翻唱视频了,其中有一条,卡莉很满意,藏得很深,乔治没有在她的电脑上找到。

是她翻唱玛利亚·凯莉的《emotions》。

这首歌有哨音、怒音等等高难度桥段,很多歌词单句就像过山车一样——从高音到低音,几乎无人可以超越,连玛利亚·凯莉后来嗓音质量随着年龄和不当消耗降低后,自己都无法百分百复刻。

卡莉自己唱五次也就有一次能完美还原。

成为像玛利亚·凯莉和芭芭拉·史翠珊一样,凭嗓音和唱功历史留名的“diva”,是卡莉埋藏在心底、未对任何人言说的梦想。

原因很简单,如果她是一个6岁的小女孩儿,这么说出口,听到的人还会觉得她可爱;但作为一个成年人(即将成年?),就会被说太“不现实”了。

对于乔治的建议,卡莉摇摇头。倒不是她在意网络上的负/面/评/价,只是,即使视频制作得再精良,“翻唱达人”和真正的歌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翻唱”更多的是一种“爱好”,尤其是修音软件越来越泛滥的使用,这也是后来网络翻唱被很多观众诟病的一点——失真。

“也对,尼尔森家的卡莉是要去百老汇的人,就像……妈妈一样。”乔治温和地笑笑,神色骄傲欣慰,“那你可要继续努力了。”

“等等!”乔治打了一个响指,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我们可以在纽约大学开学前提前几天去纽约,我带上你!我带你去百老汇感受感受那些艺术气氛?”

还没等卡莉来得及答应,乔治已经激动地计划起来——

“百老汇剧院那些表演的票现在我们肯定是买不到了,除非高价收二手,还不一定能收到,”他摸着下巴,“但咱们可是试试外百老汇和外外百老汇,很多后来登上百老汇舞台、有潜力的创新剧目都是现在外百老汇和外外百老汇崭露头角的,对吧?我记得妈妈好像曾经跟我这么讲过。”

美国歌剧和音乐剧行业是一个成熟且规范的庞大的产业,更是纽约、乃至整个美国文化产业的支柱之一。百老汇(Broadway)的地理概念是曼哈顿一条南北向的大道,文化概念是围绕着时代广场的一系列由“百老汇联盟”认可的,只有座位数在500以上的剧院才有资格成为百老汇剧院。外百老汇和外外百老汇的座位数要求更低,各自只有100-499和100以下,是资金不足、创新剧目和青涩演员的舞台。

听哥哥说,百老汇的经典剧目是当年尼尔森家孩子们特有的睡前故事。

尼尔森夫人生前也有一个舞台梦,但由于意外怀孕(当然是惊喜的),她早早地为了家庭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