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讨胡虏(1 / 2)
臣刘襄顿首。
秋七月,蝗灾肆虐,辽东三郡黄巾复起,饥民景从,其势不可挡。辽东太守阳终、玄菟太守公孙琙、辽东属国长史公孙瓒,尽皆遇难。
臣募集兵卒平叛,力战三月, 方得平定。
幽州凋零,民生多艰,乞请陛下恩准,减免赋税,使民休息。
幽州刺史刘襄上表。
中平二年,十月初十。
写完给朝廷的上表, 刘襄伸了个懒腰,辽东三郡平定, 经过初步统计,蝗灾、兵灾过后,人口损失极重,至少八万人死于饥荒,多为老弱妇孺。
现在尚存十八万人,青壮男丁七万四千余人。
西安平到番汉一线,军屯青壮一万五千人,玄菟郡军屯青壮两万人,妇孺一万五千人,辽河平原军屯八万余人,多为壮妇、老人。
辽东属国军屯青壮两万五千人,妇孺两万人。
杨槯任辽东太守,右军扩编到八千人,填杂胡轻骑三千。
调前军五千人驻守徒河,填补辽东战力。
黑山军集结在阳乐县修整,随时准备西进柳城, 那里是丘力居的老巢, 周边有乌桓牧民五千余落,十几万人。
阎柔派人回报,已经退出鲜卑疆域,虽小有损失,但收获尚可,拖住鲜卑南下的目标达成。
三路联军共计骑兵四万,斩杀鲜卑牧民六万有余,击杀鲜卑魁头部骑兵八千,未与单于和连部正面作战。
劫掠人口四千,马两万一千匹,牛羊牲畜五万有余。
我部分得战马两千匹,其余马匹五千,分到牛羊牲畜一万五千头,尽数与丘力居置换,得战马八百匹,又送其粮食两万石,草料六万束。
丘力居所部出兵一万五千骑,现存一万两千人,携带战俘两千,马匹八千余, 牲畜四万, 正向白狼山行进,准备顺渝水南岸返回。其部颇多辎重,队伍绵延十里,行进缓慢。
我部八千余骑在二十里外跟进,随时等待战机。
得到阎柔通报,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放过,刘襄率中军两万人,顺小凌河西进,直插白狼山。
七天时间,急行四百余里,于十月十七赶在丘力居之前,在白狼山山脚埋伏。
白狼山,现代叫大阳山,位于喀左县白塔子镇、平房子镇和山嘴子镇三镇之间,海拔八百八十米,绵延十二平方公里。
主峰西南半山腰的山嵴上,有一座长约五十米、高约十五米的花白色石崖,远远看去,像一只白狼,被叫做白狼石,此山也被命名为白狼山。
丘力居的行进速度确实太慢了,大军等了三天,他都没到。
刘襄实在无聊,登上山顶,缅怀了一下二十多年后,曹老板征伐乌桓的白狼山之战,老曹就是在这里打败了丘力居的侄子蹋顿,凯旋途中写下了《观沧海》的名篇。
《三国志·魏·武帝纪》记载:“公(曹操)登高望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阵大崩,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
《三国志·乌丸传》记载:“临阵斩蹋顿者,死者被野。”
此战之后继续东进,又弄了一出“屠柳城”。
老曹爱屠城,这事真没法洗,太狠了。
刘襄感慨万千,就是因为太闲了。
又等了两天,十月二十二日,乌桓人的队伍终于出现了。
一熘长队,顺着山脚古道缓缓行进,赶着牛马,驮着粮食草料,嘈嘈杂杂,散散乱乱,跟搬家的难民一样。
六万束草料是真的难住这帮乌桓人了,牛马不够用,大车没多少,他们就就用人扛,除了少量的警戒,全员下马步行。
这要是在往年,扔了就是了,可今年闹蝗灾,他们运的不是草料,是部落的命。
人可以死,草不能丢。
乌桓人在挣命,刘襄乐出了声。
这是天上掉馅饼,张开嘴就能吃。
命令各部小心隐藏,放过前队,直击中军。命人传信阎柔,加速向前截杀敌军后队。
乌桓人的队伍太长了,前队走了半个时辰才过去,安平军的将士都等的不耐烦了,才看到丘力居的大旄。
刘襄拔剑下令:“骁骑冲阵,截断敌军,其余各队跟进,斩杀胡虏,扬我军威。”
崔奕手持马槊,高声大喝:“冲锋,杀敌。”
骁骑顺着山坡向下冲刺,越骑紧紧跟随,后面是万余步卒。大军漫山遍野向下冲锋,旗帜招展战鼓如雷。
乌桓人原本散乱的队伍更乱了,骑卒扔掉背着的草料,又赶紧卸下战马的负载,这些动作太耽误时间,敌人马上就要冲到了,可大部分骑卒都来不及上马。
丘力居见情况不妙,高声怪叫,领着护卫在身边的勇士策马反冲,他自持勇武,要斩杀敌将,阻断敌军锋失,为骑卒争取上马的时间。
他连连怪叫鼓舞士气,迎面就撞见一个红脸大汉,那个巨汉怕不是得有一丈,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如疯虎一般冲来。
关羽冲得很快,超过崔奕,冲出阵型,单人独骑向对面冲刺,他口中高声大叫,欲要吐出胸中的烦闷之气。
“呀…!”
迎面就是护卫簇拥着的敌酋,他不管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