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公元前47年(2 / 4)

加入书签

南点点头,向维特鲁威致以谢意,请他先放下这幅“亚历山大港晨景图”,然后随她一起来。

“需不需要我向您介绍一下亚历山大图书馆?”

来之前,维特鲁威打了腹稿,想好了该如何向她介绍这座规模最大、馆藏最丰富的图书馆——至少得不能输给亚历山大灯塔的守塔人吧?

谁知伊南直接牵起了维特鲁威的手,带着他穿过大图书馆一条长长的巷道,转过一个弯,又转过一个弯。

维特鲁威突然感觉自己上了当:这女人当初带他来的时候,口口声声说要一个“对大图书馆熟悉的人”陪她一道。可现在看起来,明明这个女人自己对大图书馆就很熟悉。

但要他抽开手——年轻的罗马人却又有点儿舍不得。

“到了!”

伊南喜孜孜地停下脚步,抬头望着眼前一座略有些东方式样的建筑,转头望向身边的年轻人。

“这里?”维特鲁威感叹道,“这里我知道,但是我从没有机会进去……”

他话都还未说完,就睁圆了眼:他看见伊南上前,向看守这处的工作人员出示了她一直挂在脖子里的那枚徽章。

“二位请进!”守门人躬腰躬得很深,脸上显出十二分的崇敬。

维特鲁威傻愣在原地:……这样也可以?

半晌,他才拍一拍后脑,心想:那枚徽章可以让她自由地出入亚历山大灯塔,为什么不能让她也同样地自由出入大图书馆的“禁地”呢?

他一抬头,看见伊南已经置身室内。守门人正一脸古怪的看着他。维特鲁威赶紧加快脚步,走进了这座“宝库”。

这真是一座“宝库”。

维特鲁威迈步进入,只见厅内颇为明亮:屋顶镶嵌着用云母片和小幅玻璃制成的天窗,光线从那里漏下来,照亮了四周墙壁上放满卷轴的书架,书架旁架着木梯,似乎在等待着人们使用。

室内正中的天窗下,放置着一张供使用者的空桌子,旁边是固定在桌上的灯架,用于在晚间的时候放置油灯。

伊南已经站定在这间屋子里,笑眯眯地望着他,并且伸出手,似乎在说:请吧,请随意。

这座建筑维特鲁威来过不止一次,他一直很好奇这里面存放着什么样的书籍,却从未被允许入内。每次守门人都告诉他这里是“私人藏书馆”,未经主人允许,不能入内。

甚至在亚历山大港战役中,这座建筑也一直有人积极而严密地守卫,以防有失。维特鲁威带人救火的时候,这里的人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也一起参与了灭火行动。

今天这座建筑终于向维特鲁威敞开了大门,他没再客气,伸手去架上,随意抽取了一卷羊皮纸绘制的卷轴,缓缓打开。

伊南就在他身边,笑得有些狡黠。

当这幅卷轴在维特鲁威面前一点一点地展开,他突然倒吸了一口气,认出了卷轴上画着的城市:

“这是巴比伦的全图?”维特鲁威问。

图上绘着一座庞大的城市,拥有数座极其宏伟的城门,和一座通天的高塔。一条大河横穿整座城市。维特鲁威一眼就认出,这是迦勒底共和国的首都:巴比伦。

但是他不敢肯定,因为那上面的文字是:楔形文字。他完全读不懂。

“你看看,这两边的书架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伊南见他面露难色,微笑着向他提出建议。

维特鲁威抬起头,这才发现:这座大厅里书架的设计构造完全是对称的。再细看,连书架上放置的卷轴仿佛都放在完全一样的位置。

于是他迈步走向对面,在刚才相同的位置,抽出了与之对应的一枚卷轴,小心翼翼地打开。年轻人顿时发出一声欢呼:这是一幅完全一样的巴比伦城市全图,唯一不同的,是卷轴上所有的注释都用的是希腊语。

他惊讶地抬头,望着伊南,只见对方正向他点头,证实了他心中的猜想:这是一座,用楔形文字和希腊语两种语言注释的,迦勒底建筑图书馆。

维特鲁威激动地开始寻找希腊语的索引,越看越是激动——只见这里保存了几乎所有迦勒底大型建筑的建筑图纸、力学分析、工程算式。大到巴比伦的通天塔,小到普通城市里居民日常使用的汲水井和排水口……这里竟然都有记载和图样。

“这些……都是真的吗?”维特鲁威语无伦次。

他少年游学时曾经亲自前往迦勒底,在那壮丽的城市面前叹为观止。可是他从未想到他能接触到这些伟大建筑的图纸——更何况,迦勒底的建筑,与他所学,承袭希腊建筑的那一套,无论是从艺术性还是实用性的角度,又很有些不同。

伊南把他带进了一座真实存在的宝库。

“啊我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维特鲁威想到的第一件事竟然是这一点。他捧着索引,修长的手指在卷轴上点点,已经在心里拟出了一个次序。他迅速搭起木梯,攀上书架,抱了好几卷卷轴下来,堆放在大厅正中的书桌上,开始。

这时,他已经完全将伊南忘在脑后了。

他完全忘了是谁把他带进这座宝库的,忘了自己身在亚历山大图书馆里,他甚至忘记了自己是第六军团的首席工程师,他肩负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