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教子(1 / 2)
第6章
校大宝同志没有读过书,但在他累计六年的人生阅历里,“小偷”是一个充满羞耻和罪恶的概念。
“小偷”会被乡亲们戳脊梁骨,被伙伴们孤立,甚至会被公安叔叔抓起来劳动改造,是不折不扣的坏分子。
他不明白校嘉华为什么这样指责他。
他比她更生气,“你胡说,我才不是小偷!”
“我冤枉你?”校嘉华说,“你身上没有钱,这个香皂,难道是凭空变出来的?”
“是我捡的,是别人不要的……”
一块香皂大几块钱,搁未来也是神仙水、小棕瓶的级别。谁会这么傻,斥巨资买了再丢掉,平白让别人捡了?
“既然是你捡的,当时为什么不还回去?”
校大宝没有回答,眼睛开始蓄泪。他不想承认,这块香皂是专门为她“捡”的。
校嘉华拉住他,“走,跟我回供销社,把东西还回去。”
“我不去供销社,我不跟你走!”校大宝用力甩开她的手,脸上的恐惧无法掩饰。
“那就回家,让村里人都知道你犯了错。”
“我没错!”珍稀的香皂变成了烫手山芋,他狠狠砸在她的腿上,“我自己回家!”
校嘉华膝盖一痛,下意识举起巴掌:“校恩赐,你想挨打?”
校大宝倔强地望着她:“你打死我吧。你和我亲娘一样,都说我是拖油瓶,你们都不想要我,恨不得我去死!”
校嘉华气极反笑,“你既然知道,自己没爹疼没娘要,为什么还要惹我生气?”
“你又凭什么管我?你连娘都不让我喊你。”
“我至少是你姑。”
“你们都是坏女人,大娘说我可以,你为什么就不行?”校大宝恶狠狠地瞪着她,“我恨你!”
莫名其妙的话,校嘉华却听懂了。
她内心一痛,伴随着巨大的震颤。
.
校嘉华上辈子接管校氏时,大侄儿和校大宝的年龄相仿。即使面容也一样,大侄儿也从来没有像校大宝这样,小小年纪,就流露出这样愤恨、怨怼的表情。
或许并不是没有,而是她太粗心,未曾提早察觉。
上辈子,大侄儿已经读小学。校家出事后,校嘉华果断把他转到私立的贵族学校,避开媒体骚扰。
小孩子初到陌生的环境,难免被同学孤立打压。校嘉华得知后,给学校捐赠了一座图书馆,请校长和老师格特殊“照顾”他。
几年后,校家的生意做得更大,孩子的物质条件也更好,倚仗这些资源,他渐渐拥有一群拥趸。
不知道受谁教唆,他们开始反向霸凌当初那些孤立他的孩子。
在一次校园斗殴事件后,校嘉华终于震怒。
她放下工作,在学校狠狠地打了侄子一巴掌,再次为他办理了转学手续。
从那时起,直到老大毕业后出国留学,和外资股东勾结在一起……姑侄二人,再也没有说过体己的话。
至于老二,虽然表面看起来乖巧听话,但因为年龄太小,校嘉华只好花重金,请孩子姥姥那边的亲戚代为照顾。
结果,老二长大了,只认姨舅不认姑妈,最终联合外人,将她送上绝路。
如果还活在新世纪,校嘉华当然没那么容易被打倒。
她会在取保候审时,韬光养晦,联络亲信搜集证据,随时可以东山再起,让伤害她的人,重新匍匐在脚下。
两个孽侄到底嫩了点,经济诬陷不仅无法扳倒她,等事情水落石出,他们自然会收到法律制裁。
救人落水是个意外,至始至终,她都相信善恶有报。
但是现在,她活在“全新的过去”,不得不反省和思考,当初的自己,真的是一个合格的监护人吗?
刚刚,校大宝在哭诉里,拿她和张红娜比较。
张红娜何许人也?
邻居家飞来一只鸡,她会毫不犹豫地藏起来吃掉,然后和找上门的邻居破口对骂,半个月脏话绕梁。
门前的土路永远坑坑洼洼,哪家三轮车路过,掉下煤核和烂菜叶,她都会沾沾自喜,又占了便宜。
物资匮乏的年代,像张红娜这样的人,不仅农村,任何地方都有。
校大宝耳濡目染,价值观、是非观当然会扭曲,去追逐蝇头小利。
而且,他不觉得自己有错。
校嘉华叹了口气,慢慢收回了巴掌。
孩子抽泣着,有行人路过,不忍地朝他们观望。
校嘉华想了想,依然没有妥协。
“你可以继续在这里哭到天黑,但是哭完之后,你还是只有两个选择。第一,跟我回供销社把东西还回去,我当无事发生。第二,就这样跟我回家,但是以后由爷爷奶奶带你,我不再管你。
校嘉华最后说:“两条路,你自己选。”
校大宝真是怕极了她这种“第一第二”的说话方式。
跟爷爷奶奶住,就等于跟大伯大娘住,不出三天,准得掉层皮。
跟着姑姑,她虽然很冷漠,尤其最近动不动就凶他,但是打人从来不下死手……
孩子再一次崩溃了。
他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