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 65 章(3 / 4)

加入书签

良,并试着仿制俄国火器。

这个消息一出,满朝哗然。

大臣们看着乾隆的眼神,就与他们在得知乾隆一意孤行要与英吉利通商时一般无二。

他们实在是不能理解,为何乾隆会突然转了性,明明在此之前,乾隆在对待番邦的态度,与他们还是相差无几的。

这一次,乾隆遭到的反对比上一次更加强烈。

毕竟上一次,乾隆只是答应了开放浙江的通商口岸,与英吉利人通商,还能够说是各取所需,虽说此举让朝中许多保守的大臣们觉得不符合祖宗家法,但与洋人通商这件事本身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对他们的利益造成什么损害。

然而这次不同,乾隆居然要直接从民间搜寻匠人来研制火器,搜寻到之后,竟还要直接拔擢为官!区区一些匠人,仅凭着一点儿奇-技-淫-巧,就能够与他们这些寒窗苦读不知多少年的人平起平坐,这让朝中官员们如何能接受得了?

更不用说,在这些官员看来,研制火器这种事儿,本就是“不务正业”,是“数祖忘典”一种,且还是一项劳民伤财之举。

这次群臣反对的声势,比上一次乾隆不顾朝廷官员的反对强开通商口岸时更大。不少大臣们纷纷跪地恳请乾隆收回成命,更有一些大臣追根溯源,自以为寻到了乾隆不务正业的原因,将炮口对准了芃芃。

当然,他们知道芃芃是乾隆的心肝,且又有着祥瑞之名傍身,不敢直接说芃芃的坏话,只是暗指有人见芃芃年幼,便企图利用芃芃,假借芃芃之名,来实现蛊惑君王的目的。这些大臣们向乾隆进言,道此人应当严惩。虽然没有明说这“妖言惑众”之人是谁,但芃芃作为中宫嫡女,能够利用她的,不就只有中宫皇后了吗?

这些反对乾隆开设“火器班”的大臣之中,有那等一心为国的迂腐大臣,但也有一些浑水摸鱼、觉得中宫势力过大、应该好生打压一番的大臣们在。

眼下后宫有子妃嫔之中,纯妃因四格格之故失宠于乾隆,嘉贵妃刚刚遭了乾隆的训斥,

魏嫔是从妃位上降下来的,眼下还失去了七格格的抚养权,舒妃是皇后的人,愉妃膝下的五阿哥虽还算得乾隆看重,但她本人在宫中亦是不显。

细算下来,眼下宫中最为高调、且一家独大的,竟只剩下了皇后!且皇后膝下的五公主还在不久之前,借着“仙人告诫”的名头,立下了极大的功劳!

再这样发展下去,除了皇后之子外,其他妃嫔所出的儿子们竟是丝毫没有竞争大位的希望了。这不是朝中一些想要拱自家人上位、或是想要择皇子下注的大臣们所乐意看到的。

在他们想来,最好是借着此事,将五公主那层神圣的光环给扒下来。

这种情况下,无论乾隆对这些大臣们说什么都不会有用。事实上,若不是前两次,“仙家告诫”带来的战果实在是显眼,只怕那时候,就会出现无数流言蜚语了。这流言蜚语能够压到此时才出现,已经是一件让人颇为惊讶的事情。

在如此大的压力之下,若是换个性子软和一些、主意没有那么大的帝王,兴许早就向大臣们屈服了。

但乾隆不是这样的帝王。

他的字典里,就没有“屈服”这两个字,他想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即便是满朝文武都跪在他的跟前,以罢朝来迫使他改变主意,他也绝不会屈从于他们。

更何况,本朝言官自由程度没有前朝那么高,这些大臣们即便是要要挟乾隆,也不敢做得太过分——总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且也并非所有大臣都反对乾隆的提议,至少忠于乾隆的大臣们,都对乾隆的这个提议表示了赞同,而一些懂得明哲保身的大臣们,则保持中立、两不相帮。

“够了,这件事,朕不是在与你们商量,朕只是在通知你们,朕不管你们是否支持,都得好好配合朕,谁若是敢阳奉阴违,耽误朕的大事,朕唯他是问!散朝!”

乾隆用实际行动向朝中的臣子们表明,他不是傀儡皇帝,用不着看他们的脸色行事。朝中的大臣们在乾隆还没有下定决心的时候,的确可以通过言语来左右他的想法,但

一旦他下定了决心,他们便只有配合的份儿!

然而,帝王与朝臣们的博弈,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有大臣们见乾隆态度强硬,难以让他改变想法,便想着从后宫入手,让太后出面干预此事,或者是迫使皇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亲自劝说乾隆改变主意。

很快,乾隆在前朝做的那些“不妥当的事儿”,就通过一些渠道,流传在后宫之中。

嘉贵妃也亲自出面,到太后跟前做起了说客:“咱们祖宗家法有言,后宫不可干政。纵使皇后姐姐本来并无此意,但明眼人皆知,皇上会冒出这样离经叛道的想法来,是受了五公主影响。外人不知道皇后姐姐的无辜,只怕就要以讹传讹,说是皇后姐姐假借五公主之口,企图插手前朝政务。这传出去,对于皇后姐姐与五公主的名声,颇为不利。还请太后娘娘劝皇上改变主意,以保全皇上的名声,同时也保住皇后姐姐与五公主的名声。”

说着,嘉贵妃又自嘲一笑:“前几日,臣妾在皇上跟前,就说过类似的话,可惜忠言逆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