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李婉欣的发现 -(2 / 3)
陛下非常重视大唐的人口增长,但是这些年来,我们的婴儿的夭折率一直都是比较高的。
人均的寿命也不是很高。
通过医学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这两方面的问题。
这也算是间接的为提高大唐的人口数量做了贡献。
再说了,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京师大学堂如果在医学上能够做出一些大的突破,那么肯定有机会迎来很多的支持。”
郑宁颖也是非常支持京师大学堂发展医学技术的。
她们都是各个家族的嫡女,从小接受的教育跟一般人有所不同。
可以说她们的眼光比这个时代很多人都要看的远的。
“显微镜是皇兄提出来的,他对于如何运用显微镜肯定也会有一些想法。
等会我再去找一下皇兄,让他给我们指点一下方向。
这么一来,京师大学堂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了。”
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李婉欣的心情也很是不错。
不过,单纯的科学研究是很难出成果的,需要时间的积累。
可是李婉欣并不想等太多的时间。
这个时候,找李承宗请教一些方向,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这个主意不错,陛下要是愿意指导,那就最好不过了。
婉欣,你要是能够把陛下请过来就再好不过了。”王佳人她们虽然是李承宗的妃子,但是李承宗不主动找她们的情况下,她们想要见李承宗一面,还真是不容易。
主要是李承宗太忙了。
每天不是忙着处理政务,就是在外面微服私访。
用日理万机来形容李承宗的生活,倒也一点不过分。
“我试试吧!皇兄那么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
……
如果说《大唐报》是一份通俗读物的话,那么《渭水周刊》就算是一份专业的杂志了。
得益于大唐的书院数量的快速增加,以及读书人的就就业前景非常不错,《渭水周刊》和《大唐报》的销量都非常可观。
虽然两者的销量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但是《渭水周刊》每一期都能达到一万份以上的销量,已经是非常的了不起了。
像是孙思邈这种行踪不定的神医,也都开始阅读《渭水周刊》了。
“师父,你看看这篇文章,徒儿觉得非同特别。”
林然作为孙思邈的关门弟子,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一身的医学本领已经比许多郎中都要高了。
并且作为年轻人,他比许多郎中更加的重视科学技术跟医学之间的关系。
对于《大唐报》和《渭水周刊》,他也是每一期都要看的。
“哦?居然又有让你感到特别的文章了?那为师还真的要好好看看才行。”
孙思邈放下了手中正在研究的药材,接过了林然递过来的《渭水周刊》。
作为一名郎中,读书识字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
孙思邈的学习能力,绝对不是一般人比得上的。
“论细菌的研究及其意义?京师大学堂?这京师大学堂不是都是一些女人吗?”
重男轻女这个事情,在这个年代是普遍存在的。
虽然孙思邈在这方面算是做的比较好的了,但是看到这些文章是京师大学堂那边发表的,也忍不住升起了一丝疑问。
“是的,京师大学堂的所有学员都是女子,听说领头的还是我们大唐的长公主和宫里头的娘娘们。
这些人能够动用的资源还是非常多的,也能直接得到陛下的指导。
这一点是很多书院都比不上的。”
林然对于大唐各个书院的情况都是有所了解的。
虽然从之前的情况来看,京师大学堂的实力是比较弱的。
但是除了渭水书院之外,其他的书院的成立时间都是非常短的,所谓的实力差异,其实并没有那么的大。
“这细菌之说,听起来匪夷所思,但是细细一想,似乎逻辑上又说得通啊。”
虽然孙思邈有些疑问,但是他还是快速的浏览了一下《渭水周刊》上面的文章。
这一看不要紧,他还真是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地方。
“是的,特别是关于伤口感染方面的描述,我觉得是特别有道理的。
过往的情况来看,许多伤病没有办法救治,都是因为出现了伤口感染的情况。
而这些伤口为什么会感染,中间的发展过程如何,我们一直都没有搞清楚。
如果伤口感染是细菌造成的,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有许多我们看不到的细菌。
那么伤口感染的事情似乎还真是可以解释的通。
师父您看,在这一段话里面,对方详细的描述了细菌相关的猜测。
还对细菌的分类做了一系列的推测和猜测。
甚至他们还提出了今后救治一些疾病,可以从杀伤细菌的角度进行努力。”
林然显然是充分的阅读理解了这份文章的。
要不然不会对于里面的内容那么的熟悉。
“按照这个文章的描述来看,要研究细菌,这个叫做显微镜的东西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