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万贵妃的提议 -(1 / 2)

加入书签

颐和园中,灯火辉煌。

有煤油,又有鲸油蜡烛,不管是颐和园还是大兴宫,晚上的照明情况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除夕之夜,李承宗一家人都在颐和园陪着李渊一起度过。

“大郎,那鲸鱼,真的跟奏折中汇报的那样,像是小山一样大吗?”

看了看宫殿两旁巨粗的鲸油蜡烛,李渊忍不住跟李承宗再次确认了起来。

这几天,关于鲸鱼的事情,已经成为长安城的热门消息。

不管是勋贵百官,还是普通百姓,都对鲸鱼充满了兴趣。

“阿翁,鲸鱼有很多种类,有大有小,但是大的鲸鱼,真的像是小山一样。

这种动物,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动物了。”

李承宗现在跟李渊的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

他登基以来,没有大规模的清洗李渊的老臣子。

当然了,他肯定也不会让李渊有机会翻盘。

“世界之大,果然无奇不有啊。没想到海洋里面居然还有这样子的大鱼。”

“阿翁,鲸鱼其实不是鱼,据说它跟很多动物一样,是哺乳动物。”

“啊?鲸鱼不是鱼?”

“是啊,只不过大家习惯了把它叫做鱼,所以才叫做鲸,其实说鲸才是比较准确的。”

“大郎,这些东西,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渊这个问题,也是许多人想要知道的问题。

所以他这么一问之后,就连郑观音也忍不住支起了耳朵,想要听一听李承宗如何回答。

“阿翁,这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不同的人是有完全不同的情况的。

《中庸》里头说过: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

孙儿这就是属于生而知之的那一小撮人咯。”

李承宗这个说法,让大家都无话可说。

毕竟,他这个回答,也算是一个回答。

还拿出了《中庸》上面的说法来佐证自己的内容。

那就更加不好说什么了。

“这么说来,你之前提到那个什么美洲有亩产千斤的粮食,也是生而知之咯?”

“正是!”

李渊:……

“大郎,今天渭水书院已经有专门的探险船队出海去美洲,按照地球仪上的情况来看,明年应该就会回来了。

你觉得这一趟他们能够顺利的带回来你说的那些土豆、地瓜或者玉米吗?”

郑观音看到殿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便在旁边插了一句话。

“出海毕竟还是有风险的,特别是去到遥远的美洲。

不管是从倭国北边行走,还是从南洋那边过去,距离都是非常遥远的。

理论上,他们应该是可以顺利的过去的。

但是如果中间碰到什么风暴或者什么意外的话。

那么情况就不好说了。”

这个年代的出海,哪怕是有李承宗开挂,也是有非常大的挑战的。

所以他也没有把话给说死。

“大兄,你不是说南洋那边有许多好吃的水果吗?

什么时候船队回来可以带一些好吃的水果回来呀。”李婉欣是个小吃货。

除夕之夜,气氛比较宽松,她自然也是一点都不害怕的在那里插话。

朝中上下,也都知道她这个长公主是非常受到宠爱的,所以平时她不管是做什么,也没有人胆敢弹劾她。..

这丫头,倒是慢慢的变得越来越调皮了。

“水果一般都是不好运输的,不过将来可以考虑制作成罐头或者干果。

下一次船队去南洋的时候,朕专门安排他们给你带回来一些。”

李承宗跟大家预想的一样,满足了李婉欣的要求。

“大郎,可不能专门为了水果去下南洋,到时候史书上还不知道会如何记载呢。”

郑观音看到李承宗似乎毫无原则的同意李婉欣的想法,忍不住再插了一句话。

“长安城各处的水泥道路现在修建的越来越多了,物资的流通也比之前方便了不少。

朕听说今年商税居然已经达到三百万贯钱了?”

李渊显然对讨论水果什么的没有什么兴趣,所以很快就转移了话题。

“大唐各个州,现在基本上都有或者是正在修建水泥作坊。

明年大唐的水泥道路的长度应该会有大幅度的增加。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内,希望大唐主要的几个州府之间,能够有水泥道路相同。

考虑到平定边疆动乱的考虑,会优先修建到凉州、肃州、朔州、幽州等地的水泥道路。”

对于交通建设,李承宗一向都是非常积极的。

不管是因为要致富,先修路;还是出于军事用途考虑,修路都是很有必要的。

否则山高皇帝远,朝廷对于很多地方的控制能力都是非常差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多修建水泥道路,对于打压世家大族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虽然水泥道路是修建好了,不过货物运输的效率,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是不是可以考虑拓宽一下长安城到洛阳之间的运河的宽度?”

杨广修建了大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