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沸河熬炼(2 / 3)
住?”
“此河水出自桃止山沸泉,胜比地府油锅。”
“鬼神下去也要脱层皮,凡人一入,万念俱消,就只剩疼了。”
“你若吃不消,大可喊叫,那时我捞你上来。”
“切记不要硬撑,否则烫久了就会散魂,因此丢了性命。”
“多谢指教。”
刘彦礼谢后,阔步走到河边,伸手试了试水温。
一股酥麻由手传递全身全神,而后就是绵延不绝的灼痛席卷心神,杂念被痛苦冲刷的干干净净。
“她所言不虚……”
“不过,我来也是为了熬炼心志。”
“经得起大痛苦,才养得大毅力!”
他一念思量,随之走入河中,沸热顷刻浸透周身,灼烫之感犹如把魂儿点燃。
刘彦走几步便被沸河淹没,消失在腾腾热气之中。
岸上二姐忧心忡忡,漂浮入空,双目运玄光窥视河水。
见漆黑清透的河中有光影浮动,一点点朝着对岸而去。
相君也随春燕、翠莺二女飘于上方,视察沉入河底的刘世才。
谷痄
水下,刘彦越走越深,越走越慢,越走越沉,魂身好似背负大山!
此山,名曰【苦厄】。
苦厄加身之下,前方似重重阻碍迎面而来,身后如有万千只手抓扯,生魂处于极大煎熬之中,甚至有绝望弃生之想!
此刻,他可以请出六卷诗气裹身,却并没有这么做。
因为他从前方阻碍中,看见自己被刀斧加身、钢钩穿琵琶,鞭打锤凿之景。
而身后则是家遭突变,亲人别离,被人陷害,家眷受辱……
种种幻境使人撕心裂肺,化作真实苦厄施加他魂身之上!
人世间众多苦楚,犹如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贯穿心神……
这等大苦难,如何去防?千手千眼,三头六臂亦不能防。
身处大苦海,唯有熬炼心性,方能自渡超我!
熬,心志如铁,明智坚定。
炼,本性归真,白发赤心。
世间儒释道修真,皆追求本性纯真,吃透红尘诸般苦厄而不改心志,是为‘道心佛印’。
他曾听慧静说,佛家禅宗认为人之本性即是佛心,人生来即是佛子。
若使心性回本来,在心灵之中烙下印契,便是‘佛心印’。
秉持‘佛印’,可身浮苦海之上,一步步行至彼岸,修得菩提正果。
菩提者,有聪慧光,明心见性。
照见自性光明,持光明便有大无畏,一切孽障不可阻拦。
“是了。”
“儒家不也是如此?”
刘彦不知何时涌出念头,脚下停步,心道:“万山与我讲‘六等九品’儒术境地。”
“儒家【明经】入学之后便是【正心】。”
“正心,即心性归向正道,此道乃文灯所照之路,乃大学之道。”
“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于德性之中见君心光明,使光明浸入本性之中。如佛家得‘佛心印’。”
“因而,聪明正直者为君子,亦为神明。”
“藏神明于内在,见万般诸事洞明,便是做学问,悟道明心。”
“这河中苦厄,使我心无旁碍。”
“此时不正心,又待何时?”
他陡然而悟,神思明亮,眉心亮起文光,透照整个魂体,从天地人三魂内照见本性。
天魂胎光与他文光共明,内外呼应!
地魂爽灵随他心志抖擞,浑身爽悦!
人魂幽精得其天地滋润,草木重生!
一霎时!
这沸河灼烫与诸般苦厄消除,身前与身后,再无阻碍了。
刘彦魂灵轻如鹅毛,踏水如履平地。
大河上方,众鬼神观察……
见黑水沸河一团明光荡漾越发显现!
那渡水书生一袭白衣趋步而出,周身散发光烟白气,乃魂儿所发,乃胎光文光合照。
他脚踩沸河上,身性轻于苦厄,因而河水只没过脚踝。
他面貌儒雅不含苦相,印堂灵光如月晕,成清亮光环。
细看光晕之内,端坐一书生,是为胎性本相。
佛家所谓‘明心见性’。
道家所说‘修心炼性’。
儒家所言‘存心养性’。
皆是为求一见此相。
照见胎性本相,方能养我身性。
唯见这般显妙,方使我心向道。
此刻,河中苦厄无法纠缠刘彦,任由此人踏水高歌向岸而行。
你听他唱什么:
【悟得真如性,照见身内身。不识玄机奥,如何识本心。历经千般苦,方知水里金……】
虚空之上,双双明眸震发神采。
有喜悦,有惊诧,有不解,有欣慰。
“明心见性?”
春燕娘子心言随口说出,转问二姐:“令弟修佛?”
高二眼送妹夫,舒畅摇头:“我弟不修佛法。此乃儒家明德正心,乃大学之道,想必相君熟知。”
闻狐仙笑问,相君回想自己求学时,望着刘世才身发胎性明光,如见昔日自己。
“正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