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七章 水军不足+情同父子(2 / 3)
战略意图,以及运河便利资源了。
而负责军队后勤的长孙无忌,听到凌敬的话,脸上也是憋得慌。
他看着凌敬说道:“凌长史有所不知,我们已经费尽了心机招募船匠,还从各地不断收购,可以用于造船的巨木,就是为了不计成本地建造造船厂。”
“可是这造船,也不是短期内能够进行的。”
“光是说是造船的木料,需要特定的木料,还需要阴干几年,买也没有好的地方买,就是买到了,也有可能会被别的势力所拦截。”
“想要造船,也不是轻易能够造出来的,下官等人实在是已经用尽了心血了呀!”
长孙无忌说的这个话,秦王殿下裴璟又何尝不知道。
不过在凌敬和裴璟相互看了一眼,心里还是想到了同一个家族来。
没错,他们都想到的,就是如今掌握着隋朝所有水军的来护儿家族。
之前秦王殿下裴璟吓唬高句丽的人说,来护儿的家族,已经投靠了他,大批的水军就正在北上。
到时候来护儿的水军。将载着他们的军队,大肆进高句丽,这才把高句丽的使者莫离支渊太祚吓住了。
当然,这个话自然是假的,也不过是裴璟虚张声势而已。
但高句丽这个事情结束了,他们水军终究还是要发展。
想要快速的获得一支强大的水军,那最快的办法,自然就还是拿来主义了。
“秦将军,我记得你曾在来护儿将军的麾下担任郎将,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裴璟把头转过来,看向他麾下了一名将领,问出了这句话。
那名将领自然就是秦琼了。
果然秦琼听到问话,毫不犹豫地走了出来,对着上手的秦王殿下裴璟,恭敬地说道:“回禀殿下,此话不假。”
“自从属下参加隋军之后,就是在来护儿大将军的麾下做事。”
“来护儿大将军对我多有指点,也颇为器重,我一直视来护儿大将军为师。”
虽然这大将秦琼也是个聪明人,他还敏锐地理解到了秦王殿下裴璟的意思,并且给出了合适的回答。
裴璟和凌敬对看了一眼,眼睛里都流出了些许欣喜的目光。
秦王殿下裴璟继续看了一下秦琼,问道:“那按照秦将军这样说的话,就算是我派你到江都,去寻找那来护儿大将军。
“并让你劝来护儿大将军投靠我,他也不会轻易地将你斩首示众。”
“本王这样说,不知道对不对?”
秦王殿下裴璟这话说的,已经有些露骨了。
他的意图也直直白白的说了出来,至于秦琼这个事情能不能做到,有没有把握,会不会一不小心丢了脑袋,那就得看秦琼他自己的了。
如果他有把握去做,那这就是大功一件,如果他没有把握去做,以裴璟的性格,也不会逼着他去干。
本来说这个活,多少也是有几分风险的。
不……应该说,还是比较有风险的。
因为秦琼没有撒谎,来护儿基本上就相当于他的老师,双方的来往是十分密切的。
哪怕直到现在,他偶尔还会跟来护儿通书信,不过倒也不是商量什么大事,只是相互问候而已。
这一点裴璟还是十分清楚的,如果秦琼真的敢背着他谋什么大事的话,锦衣卫早就趁着三更半夜,上去摸秦琼的门了。
秦琼十分了解来护儿的性格,知道来护儿对隋朝朝廷,还是比较忠心的。
他这去劝降来护儿,还想要得到来护儿的水军,最大的可能还是人头落地。
只不过,又此一时彼一时了。
如今天下已经大乱,想必来护儿不为他自己打算,也要为他自己的家族打算。
所以秦琼的风险,就变得又没有那么大了。
因而,他劝降成功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高,最不济,来护儿应该也不至于摘下他的脑袋。
因为这样的话,来护儿明摆着,就会得罪秦王裴璟。
秦王殿下裴璟一旦得到了天下,想起今天的事情,那来护儿整个家族,可是要倒了大霉了。
到时候,来护儿的家族,怕是连条狗都活不下来。
别说这个事情不可能,当年裴璟在辽东城当一个小小的鹰扬郎将的时候,谁又想得到,他现在能够得到五分之一的天下。
最重要的是,秦琼需要这样一份功劳啊!
秦琼自认为自己的本事不小。
可是呢,他加入了秦王殿下裴璟麾下之后,虽然也算是被重用,但是还达不到他自己内心的那个要求。
别的不说,很多秦王殿下麾下的将领,都担任了各地的镇将。
这其中有一些将领,还加入得比他晚。
比如说徐世勣,加入秦王殿下的麾下,就比他秦琼晚。
但如今,徐世勣已经是幽州军,在河东方向的镇将了,麾下几万大军。
又比如说薛万彻,出任了辽东城方面的镇将,手下也有那么两三万军队。
还有那薛万彻的哥哥薛万均,虽然不曾出任镇将,但是他出任了突厥骑兵的统领,麾下几万突厥骑兵。
至于那裴行俨,就更不会多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