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大泽乡之战(2 / 4)
典韦,大军启程,南下进攻纪灵部。
但他们出城还未多久,就又遇到了曹操从下蔡派过来的信使,得知吕布可能会阴袭淮北,众人都是脸色严峻。
因为他们的兵力其实不多,曹仁和夏侯惇部加起来只有一万,典韦部一万,而刘勋和纪灵部却有四万大军,拖住他们的脚步已经很不容易,如果再来个吕布,怕是难以应付。
“明公让我们自行决断。”
“我觉得还是继续坚守,若是吕布来攻,恐怕下邳广陵沛国有失之风险。”
“但放这些人回去,大兄那边会前功尽弃,且大兄怎么办?”
“我们还是得从长计议。”
“如何从长计议?再不做决断,那刘勋纪灵南下,大兄危在旦夕。”
“我相信明公有自己的判断......”
四个人意见不同。
曹仁夏侯惇想要出兵,陈宫和程昱则认为应该再好好斟酌考虑。
现在淮南淮北战场几乎已经是明牌在打。
各方动向、想法、战略大家都已经清楚,曹操想趁机拿下淮南,扩张自己实力。吕布则想拿下淮北当作一块栖息地,袁术则是要死守老家,不让自己被消灭。
曹操已经清楚吕布想做什么,但他又不想放过这次难得的机会,所以一边请求刘备支援,一边给四人送信,让他们自己做判断。
而曹仁夏侯惇跟陈宫程昱意见不同,是从双方角度不同出发。
因为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曹操正猛攻袁术,如果放任刘勋纪灵部回去,那曹操压力大增,不仅战略尽失,还有兵败的危险。
所以他们认为应该第一时间考虑曹操的安全,拖住刘勋纪灵部的人马再说。
而陈宫程昱则要考虑大范围的战略。
那就是一旦吕布攻打淮北成功,那么他们原本计划是把淮南淮北连成一片,就算消灭了袁术,自己中间被人一刀切开,哪怕成功把袁术消灭,可夺得淮南淮北的战略也会彻底失败。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二人就得该考虑清楚,如何在既完成拖延刘勋纪灵部的同时,还把吕布击退,不让吕布占领淮北。
只是时间不等人,纪灵部已经撤兵一个多时辰,再不追击的话,人家就跑远了。
最终经过商议,决定由曹仁率军西去,往沛国方向,大量撒出斥候,侦查吕布军动向。夏侯惇领兵南下,追击纪灵。
做出部署之后,四人分头行动,一时间整个淮北地区,都陷入了战争的狼烟。
符离县西部约三十里,大泽乡。
没错。
就是陈胜吴广起义的那个大泽乡。
此地在古时有大泽,且多密林、丘陵、山地、湖泊,虽无太高山丘,却林多湖多,高矮低洼地势多,地形极为复杂。
由于这里是南下过谷阳、向县,再进入九江郡下蔡县的必经之路,因此刘勋只能从这里经过。
然而谁也没有预料到,冬季十二月,淮北地区忽然下起了小雨。
雨水阻拦,地面湿滑,大军行动极为缓慢。
当然。
这场雨并不奇怪,因为农历十二月,就是阳历一月,阳历一月安徽地区下春雨是很常见的事情。
包括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也是在秋冬季节,路过大泽乡的时候突发暴雨导致。
所以不能怪刘勋倒霉,只能说安徽地区在这个季节下雨很正常。
大军行动缓慢,还没经过大泽乡,就被典韦追到。
崎岖的道路尽头,连绵不绝的兵马涌动,当得知追兵已经不足二十里,刘勋也发了狠,当即下令调转枪头,原地等待准备战斗。
过了约一个时辰,远处丘陵下,人影森森就已经追至,双方缓缓靠近,不足二里,于一处泽泊前对峙。
西面是一片沼泽洼地,东面是大片荒废的田土,北面是丘陵,南面官道两侧有大片森林,远处还有一些村庄,房屋,早已经破败不堪。
官道就位于中央,众人在原本是田野,现在已经成为一片荒芜野地的平原上对望,小雨淅淅沥沥,虽然不大,但依旧给敌我双方都造成极大的困扰。
冬季青州军穿的是棉衣,棉衣被打湿后,穿起来会很不舒服。
而且天气本来就冷,下小雨就更加湿冷,两边很多战士都是冻得浑身铁青,瑟瑟发抖。
眼见雨没有停的迹象,而且敌人似乎也没打算撤退,刘勋眼珠子一转,命令大半部队躲入不远处的森林中避雨,剩余部队则在外围警戒。
他们将原本的行军帐篷绑在树木之间,形成躲雨的布棚,雨点噼里啪啦打在棚上,刘勋部士兵则在棚下生火取暖。
典韦见到这情形,再看了眼自己这边将士们的情况,也有样学样,干脆找了个树林开始驻扎。
不是他不想直接下令进攻,而是天气问题不仅减慢了刘勋部的行军速度,同样对他们造成很大麻烦。雨天打仗本来就困难,更何况还是人少打人多,双方的士气都不高,很难打一场胜仗。
或许典韦不太明白一些战术道理,但跟着刘备打了那么久仗,雨天不利于作战的道理他还是明白。
两边相隔数里,干脆原地驻扎,形成了对峙局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