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旧楼18(1 / 2)

加入书签

旧楼里, 周六是个危险时间段,仿佛很多事都发生在这一天。

将时间线一捋,很多事情就变得清晰——

9月7日,周六, 洪秀莲提前下晚班, 遭遇意外死亡。

9月8日,周日,莉莉打电话给会所请假, 一直没有再上班。

9月9日, 周一, 301刘军辞职, 是妻子王芳给其公司打的电话,理由是刘军又赌钱了,有人来催债, 刘军跑外地躲债去了。刘军这样的情况, 亲朋好友都远远儿躲着, 谁也没起疑, 还暗暗松口气。

9月14日, 周六,第一起看房租客失踪。

9月16日, 周一,洪玉婷三人向火锅店辞职, 当日就买车票回了老家。

9月23日, 周一, 502四人打电话分别辞职,请人代办手续。

9月30日,周一,王芳亲自去公司辞职,理由是因刘军欠债,我们要搬离本市。

10月26日,周六,第二起看房租客失踪。

10月28日,周一,302贾柯和室友打电话辞职,请人代办手续。

11月23日,周六,第三起看房租客失踪。

12月14日,周六,第四起看房租客失踪。

1月2日,周四,元旦假期,第五起看房租客失踪。

楼里住户差不多都是在周一辞职,辞职的突然,显然是周六周日放假时遭遇了什么。这些人没有亲自去辞职,采取的都是电话请人代办。

池疏倾向于这些人死在周末,至于特意死后还要辞职……

隐藏?

若不是他们辞职,那么无故不上班,没几天就会被人发现。正是因为有了一道正规的辞职手续,使得几人从公司同事朋友们的视线中合理的消失,他们又不是本地人,和家人沟通都是通过电话。

301很不一样。

301的刘军是由妻子王芳代为代为打电话,而隔了快一个月,王芳也辞职了,亲自去的。

昨夜301的动静听得很清楚,很可能是夫妻惯常的争执中,王芳杀了刘军,为隐瞒,编造谎言为其辞职。后来她还能去公司,可见那时的王芳还活着,依旧居住在旧楼,就是不知现在是什么状态了。

102可以排除了。

洪秀莲死因尚未定论,但洪玉婷三人都好好儿的返回了老家。如果洪玉婷的话不是梦话,那么,洪秀莲肯定知晓了旧楼的一些事,察觉危险,警告堂妹等人,使得三人躲过一劫。

那么,洪秀莲一直没在楼里出现,会不会……是因为她死在外面?

不,还是有点说不通。

最后,401的宅男范聪,太宅了,人际关系极其简单,除了家人亲戚,朋友都是曾经的同学,早各奔东西,关系平常的也不怎么联系,所以要确认他的状况比较困难。

101呢?

那对老夫妻是怎么出的事?

还不到11点钟,但池疏和崇凌都没心思再睡觉,收拾好就去楼下退房。

两人连2个小时都没睡够,眼睛里能看到血丝,但池疏皮肤白,酒店里暖气又足,熏的他双颊泛红,乍一看眼睛也微微发红,还水润润的,这是没睡够打哈希而溢出的生理性眼泪。

崇凌去前台退房,嘴里还在嘱咐池疏将衣服拉链拉好,又说一会儿出去再买两件衣服,加个围巾。

池疏边听边点头,又说:“再买点儿暖宝宝,这个实用。”

不用电,不用热水,直接贴在身上,绝对不会像昨晚那么受罪。

前台是个年轻女孩儿,微笑着给两人办理退房手续,眼睛余光却时不时扫着两人,颇为暧昧。

池疏没注意。

崇凌倒是看见了,扶了扶眼镜,没给什么多余的表情。

出了酒店,两人先去超市将需要的东西买了,东西也没多买,一人一件被子羽绒服,此外就是买一大包暖宝宝,再补充几支手电筒。东西买好,直接寄存在超市的储物柜。

之后,两人寻找周围居住的老人,向他们打听101老夫妻的事。

毕竟张家老夫妻在这儿住了五年,总会和周围人有交集,尤其是张爷爷,常在附近遛弯儿,也有两个关系不错的聊伴儿,所以他们家的事不算秘密。

张家老夫妻之所以住到旧楼,是因为以前住的地方赶上拆迁。老两口有三儿两女,各自成家,孙子孙女六七个,大的读初中,小的也上幼儿园。按理,老两口该跟着子女生活,但子女都说自家不宽裕,提出给老人租房在外暂住,等拆迁房分下来住新房。

没拆迁前,老俩口住的老房子,女儿嫁人,儿子在外置房成家,都没把老房子看在眼里。

老俩口也不想为难儿女,就同意租房住,结果就住到了旧楼。

这不是儿女们舍不得钱,是老人看中这里离儿女家近,尤其离小孙子近。

本以为是暂住,谁知一住就是五年。拆迁补偿的钱,儿女们分了,拆迁房子,儿女们住了,个个都说有困难,说老两口拿着退休金养老金就够用了,钱多了不安全。

头两年,年节时候儿女们还来看看老两口,慢慢儿就不来了,总是打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