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第九十一章 隔空生气 娘子果然不在乎……(2 / 2)
和木都太沉,不方便携带,只能放在家中,但容易打造。
纸质的盲册则需要更加精妙的工艺。
崔英高中时,有年暑假对此事好奇,老爸老妈便亲情赞助她去制作盲人使用书册的工坊里学习了两个月。
但此事已经过去六七年,许多记忆需要花时间找回,而且选纸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步骤。
这天一直忙到暮色降临,崔英踩抱着一摞纸和铁匠铺、木匠铺送来的单字样品回了裴府。
青玉和簪秋随她忙了大半日,却没看懂她在忙什么。
不过青玉不关心这些,上了回府的马车她只觉得自己热得汗流浃背,直对崔英道:“以后这种出力气的活,我绝对不会再出手帮忙了。”
崔英听罢弯起双眸,立即捧着方才在酒楼里买的冰镇乌梅浆送到青玉眼前,道:“辛苦青玉姑娘,此乃解渴佳品,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青玉轻咳,伸出纤纤玉手矜持地接过:“多谢郡主殿□□恤。”
崔英忍俊不禁,又拿起另一只竹筒送到簪秋眼前:“辛苦我的小秋秋,热不热?快,喝点凉的。”
簪秋叫崔英这般一闹,顿时红了脸,双手接过乌梅浆后便小声道:“姑娘,您别总打趣我嘛……”
三人闹了一阵,一口一口地喝着冰镇乌梅浆,身上热意总算消散了些。
簪秋歇了会儿,终于还是忍不住道:“姑娘,您今日忙前忙后的是想做什么?咱们以后是要开造纸坊吗?”
今年开春,崔英借着自己受伤的由头,便将自己名下在长安的铺子全都交给了簪秋和翠梅翠柳三人打理,她们由裴叔带了近半年,如今也算出了师,簪秋管着三家铺子,翠梅翠柳则一人管一家。
崔英闻言失笑,打趣道:“这想法不错呀,簪秋大管事,你觉得若是我们现在开一家造纸坊,要多久才能赚到钱?”
簪秋一听崔英称她大管事,便知道自己这是又被打趣了:“姑娘!”她促狭,双颊刚消散下去的热意顿时再次上涌。
“好好好,不闹了。”
崔英见状终于正色,解释道:“我是想做一本眼睛不好也能看的书册送给司公子。”
“上回去见他,他整个人都郁郁寡欢的,如果让他知道即使眼睛看不见,也一样可以接触世事,我想……他可能会开心一点。”
说到后面,崔英不禁有些低落,其实她根本不知道这样做有没有用,只是她不想放弃。
只要不放弃,就总会有希望的吧。
崔英想着飞快掩下神思,转移话题道:“不过小秋秋,如果你真有开家造纸坊的想法,那我一定会大力支持。”
簪秋摇摇头:“奴方才是以为姑娘想,如今既然既然不想,那奴也不想了,可是……这世上,真有盲人能看的书册吗?”
崔英重重颔首,认真道:“有,等我做完上册,便让你送去司府。”
簪秋点点头应是,不疑有他。
那厢青玉却听出些不对劲,疑惑道:“郡主,你难道不知……裴大人将司公子带去定西了吗?”
崔英轻怔,杏眸一震:“啊?”
定西?裴君慎为何带司无明去定西?
别个眼睛还伤着,他带人乱跑什么?!
这天夜里,崔英气愤回府,在书房中洋洋洒洒写了两页纸质问裴君慎为何隐瞒她此事。
最后在信尾写到:你瞒着我带人去定西最好是真的有苦衷!
不然这点小事都要瞒她,她真的要重新审视一番这厮的人品。
第二天一早,崔英便将写好的信交给碌叔,劳他跑一趟腿送去驿站。
算着时间,这信送到定西要七日,哪怕裴君慎看到后即时与她回信,那信从定西送回长安又要七日。
这一来一回要半个月,崔英气了两天之后突然意识到这点,顿时便觉得有点后“气”无力。
唉,战线一拉长,生气都生不爽快!
崔英长叹一声,起身顶着夏日火辣辣的太阳又去了一趟东市。
这次三家铁匠铺和三家木匠铺都出了一整页的样品,崔英仔细观摩后各自选定一家铁匠铺与木工铺,将《卜卦录》上册的内容交给他们。
不过这活需要时间,单是上册算算千字,铁匠铺打完都要三个月时间;木匠铺雕刻快些,但也要两个月。
做得最快的反而是纸版,崔英上次回家后便在三家造纸坊的纸上试刻了半页,最终选定“蔡记纸坊”一张触感最鲜明、纸张最坚韧的纸。
这次来,崔英便买了许多“蔡记纸坊”的纸回府。
只用七天,她便做好了上册。
做好次日,崔英修书一封并着这本《卜卦录》的上册册本一同寄去了定西。
与此同时,定西洲。
裴君慎却因崔英上回寄去定西质问他为何瞒着她带走司无明的信,足足生了三日闷气。
娘子不回他的信,却在得知司无明被他带来定西后立马修书,她果然不在乎他!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