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第九十章 我想你了 何至于将字写得那……(2 / 2)
事嬷嬷。
王氏闻此消息,次日得空便带着管事嬷嬷来了裴府一趟,裴二郎独自赴任的消息昨天夜里便传进了她耳里,不过她并不意外,英儿如今身子未好,的确不宜长途跋涉,等身子养得更好些再去也不迟。
然而当她来到裴府,才知崔英竟是不打算去定西:“英儿,你当真考虑好了?裴二郎此去赴任,少说要三年,你三年不在他身边,见不着人,真能放心?”
王氏不懂这孩子心怎么这么大,她若对裴二郎无心便算了,偏偏她对裴二郎有心,明知其身患隐疾也不与他和离。
既如此,怎可放人独自待在定西三年?
崔英不以为意:“他年节时总要回来,怎会三年都见不着?”
况且他若真做了什么对不起她的事,她才不会傻兮兮的独守空房,定是早离早了。
王氏不知她心中所想,闻言止不住地道她天真:“裴二郎若是不忙,或可归家,但若是忙起来,他年节时未必能回长安。”
崔英边听边用签子插了一小块冰爽西瓜送入口中,吃完后才道:“他若回不来,我年节时过去找他就是。”
王氏听着不禁摇头,到底还是孩子心性,夫妻之间的是哪有这般简单。
不过半年时间倒不算长,若连这点时间都坚持不了,裴家二郎也不堪为良配,王氏想着便没有多劝,问起崔英要管事嬷嬷的事。
此事并无不可对人言,崔英没瞒着伯娘,直言郡主府即将开府,裴府人丁甚少,拨不过去人,她便想借伯娘身边的管事嬷嬷一用,让她带着谢嬷嬷去牙行聘些长工来。
“那些人来了府上,还需您身边的嬷嬷与谢嬷嬷一起教导,所以,您的人……我可能会借得有点久。”崔英说着,便抱着伯娘撒起娇来。
从前只要她搂着王氏的胳膊这么一晃,不管求什么,王氏皆没有不答应的。
如今也是如此。
她不由抬手点了点崔英的脑门,嗔道:“多大的人了,也不怕人笑话。”
心里却很受用,转头不止将管事嬷嬷留了下来,还让崔伯三天两头地跑来府上为崔英帮起了忙。
转眼就是六月二十。
裴府里断断续续招来了十数个小厮与丫鬟,但这对偌大的郡主府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偏偏此事急不得,恰逢年中,本就不好招人,只能慢慢来。
崔英要找的是能长期合作的伙伴,品行不端者可万万不行。
幸而时间尚算宽裕,距离郡主府修缮完工还有大半月,届时若实在人手不够,她还可以去崔府找伯娘搬救兵。
至于刚刚招进来的这些人,崔英则暂且将他们安置到了仲老旁边的院子。
其中有个十六七岁的小厮得了仲老眼缘,每日见这小厮跟崔伯学完规矩后,他便会将人叫去院子里帮他磨药。
那小厮人也勤快,并不觉得比旁人多做事就是受苦,每回磨药都磨得特别认真。
傍晚时分,崔英在水榭对岸见了这些人一面,而后便与胡嬷嬷和谢嬷嬷往静思院走。
路上,她边走边问:“依两位嬷嬷所见,这几个人能全留下吗?”
谢嬷嬷摇摇头,说:“小丫鬟都比较听话,但小厮里却有两个太过滑头。”
胡嬷嬷则持不同意见:“老奴倒是觉得他二人脑子机灵,能做事,只是需要些时日调教。”
崔英点点头:“那他们二人,就有劳胡嬷嬷费心了。”
胡嬷嬷垂首:“郡主客气,此乃老奴分内之事。”
两人话落,崔英便见谢嬷嬷脸色有些失落,她张张嘴刚想出声安慰,迎面却见簪秋挥手跑来,口中大呼——“姑娘!姑爷来信了!”
崔英闻言不禁面露讶色,来信?这么快?
裴君慎十五日抵达定西,今日才过五日,怎么就会有来信?
思索间,簪秋气喘吁吁地跑到了她跟前,将从门房碌叔手里接过来的信完完整整地递到崔英手中。
信封上只有四个字:阿英亲启。
崔英垂眸,手指轻轻抚过这几个字,笔锋苍劲,力透纸背,的确是裴君慎的字。
她心头顿时涌上一阵复杂情绪,又喜又气的。
喜他刚刚抵达定西便知与她写信,总算是做了件人事;可摸着信封上的字,她又想起那厮的不辞而别,气便不打一处来。
但不管怎么着,崔英轻吸口气,还是故作镇定地拆开了信封。
信纸挺厚,好像写了好几张。
崔英心绪又好了些。
岂料刚一展开金花信笺,入目第一页竟是占满整夜的六个字——“娘子,我想你了。”
裴君慎的想念赤/裸又直白,丝毫不加掩饰,崔英却看得脸颊燥热,匆匆阖上信笺。
混蛋,想就想,何至于将字写得那么大!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