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春天(1 / 3)

加入书签

1994年的春天, 正式拿到台弯省勺鱼岛户籍的陈志忠休了假,前往父亲老家扫墓。

他从勺鱼岛坐船去上海,然后沿着黄浦江一路往上, 最后到了青海。

其实坐飞机或者火车更快, 可是陈志忠更愿意看看“一条大河波浪宽”到底是什么模样。

核验船票的工作人员看着他的身份证件就笑:“勺鱼岛人啊, 等你们那儿开放旅游了, 我也过去看看。前两天我们船上还来过勺鱼岛的同胞。”

陈志忠立刻笑, 学着那小海军接人待物时的风格,赶紧说欢迎。

礼堂里头热闹纷呈, 未至门口, 少年先闻其声。

“我最大的优势, 我最大的优势是我现在刚上高一, 高考指挥棒的压力,还没有直接打到我头顶上。”

讲台上的少女笑嘻嘻的,“这就意味着我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会工作中去。”

台下充当考官的学生会老人问了句什么,苏木没有听清楚。

他只见林蕊直接在讲台上开始了载歌载舞。

少女一边唱着英文快歌, 一边扭动身体, 开始舞蹈。

高一新生的校服还没有发下来, 她穿着的是港镇服装厂生产的牛仔长裙。

也是因为如此, 少女并没有做什么剧烈的动作。

那语调激烈的歌曲,配上她懒洋洋笑眯眯的样子,反而有了别样的意味。

表演结束之后,她半点儿都没有不好意思地自吹自擂:“这是我的另外一个优势,无论唱歌还是跳舞抑或是诗朗诵, 我都可以。万一学校要组织文艺活动的时候,中间有冷场,我还能够负责暖场。”

学生会主席是个戴着眼镜的男生,他冲林蕊点点头,示意她可以下去了。

林蕊径直走向门口,伸手往苏木怀里掏。

待一无所获时,少女立刻垮下脸:“吃的呢?”

说好去买零食,结果跑去哪儿浪了?

年轻人,你这样背着姐姐偷偷跑出去玩,很不对,很不老实。

苏木笑了笑:“你没给我钱啊,我跟老板好说歹说半天,人家不肯赊账。”

林蕊立刻掰起手指头跟他算:“我前天才给你的十块钱,这么快就没了。”

少年同志,现在我们国家还不富裕。广大人民群众,一个月的收入经常都不满百块。

你年纪轻轻就如此大手大脚,真的合适吗?

苏木沉默地看着她,直接从口袋里掏出小本本,一笔笔的跟林蕊算账。

前天,买夹心冰激凌,一口气买了5桶。

要不是他拦着,她恨不得能将人家冰柜扫荡一空。

少女尴尬地清清嗓子,眼睛往天上飞:“那个我不是要看看,我给人家出的点子效果如何吗?”

江州城一家历史悠久的老冰棒厂近来效益不佳,市场被外地产品抢占的差不多。

林蕊给他们出主意,生产果酱夹心冰淇淋。

价钱比老牌产品贵了好几倍,销售却极为火爆。

林蕊终于能够随心所欲吃到草莓冰淇淋了,怎么能不打卡。

苏木冷笑,继续往下面念:“去菜市场,买大闸蟹一只。”

林蕊眼睛珠子骨碌碌转,强词夺理:“我这是为螃蟹养殖做准备工作。”

苏木继续微笑:“买烤大蒜10串。”

人家卖烤串的师傅都坚决不肯给她一个小姑娘烤大蒜,结果蕊蕊非要坚持。

吃完之后,她满嘴大蒜臭。

熏得所有人跟她讲话时,脑袋都要扭到别处。

林蕊兀自狡辩:“那是因为摊子上烤大蒜最便宜,我可省钱了。”

苏木合上小本本,双手一摊:“没了,最后剩下5分钱,你还买了袋无花果。”

吃完了大半袋子,觉得嘴巴干,才分给他。

林蕊莫名心虚,只好从口袋里掏钱,数了三张一块钱的票子给他,义正辞严地教育:“以后省着点花,不能这么大手大脚的。”

苏木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将钱跟小本本重新塞回口袋。

走廊那头传来笑声,剪着运动头的女孩走过来,笑眯眯地跟林蕊打招呼:“真巧,碰到你了。”

先前她跟林蕊一起排过广播剧,经常一块儿吃吃喝喝。

后来初三下学期大家事情忙,才不怎么见面。

见到老朋友,马小晴明显很高兴。

她走上前抓着林蕊的手,笑容满面:“前头我还跟邹鹏说,不知道你去了哪个学校。”

旁边剑眉星目的男孩子没有出声,只冲林蕊和苏木点点头。

林蕊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哎,马小晴,这才开学吧,你们外国语学校就过了联谊了?”

乖乖,果然传说中整个江州城最会玩的中学就是江外。

“什么啊,我们现在是同窗。”马小晴笑眯眯的,“我在五班,他在三班,你在几班啊?”

“二班,我跟他都在二班。”林蕊指苏木,依然满心疑惑,“你们不是保送江外的吗?怎么跑到省实验来了?”

现在大学保送少,外国语学校却属于特例,尤其是他们的小语种,保送率奇高。

怎么看也是上江外才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