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七月行(2 / 3)

加入书签

经剃成了板寸,身上穿着迷彩服的孙少从路灯架子上爬下来,笑出了一口白牙:“我还以为你们得过个把小时才能到呢。”

宝贵的时间他怎么能浪费?他在街上偏僻地点又设置了几盏太阳能路灯,好方便大家出行。

大表哥上前捶了下他的胸口,然后跟他做了个大大的拥抱:“可以啊,你小子,有个样子了。”

孙泽笑容满面:“什么样子?”

大表哥毫不客气:“兵痞子呗。”

周围人全都笑了起来。

孙泽挑高眉毛看乐不可支的林蕊,相当不满的样子:“哥哥我是兵痞子。”

林蕊看他说完话又不由自主地头往边上偏,只拿那只还能用的耳朵对着她的方向,一下子就控制不住情绪,红了眼睛。

孙泽赶紧张着两只手,一个劲儿的嚷嚷:“哎哎哎,今晚请你们吃饭,绝对让你吃饱了,别饿哭了呀。”

南.疆用的也是北京时间,但他们这儿的晚上十一点跟江州可完全不同,太阳才刚刚下山。

孙泽笑嘻嘻地在前头领路,语气揶揄:“古人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觉得按照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就应该通通迁到这儿来住,这才是顺天而为。”

他住的地方自然没什么好吃的,再去团部也不合适。

伊力哈木江热情邀请远道而来的客人享用当地美食。

林蕊津津有味地吃刚出炉的馕饼,感觉自己以前旅游时吃的全是糊弄外地人的假货。

妈呀,这也太好吃了,光就着茶水她居然干掉了一大块。

苏木不得不在边上见缝插针地往他嘴里头塞点烤羊肉。

林建明一直说伊力哈木江他们破费了,不用这么兴师动众的。

当地人虽然养羊,但除非是盛大节日,否则大家都不会舍得随便杀羊的。

伊利哈木江笑容满面:“本来就是要宰羊的,明天有大巴扎,特别热闹。”

他烤一半,剩下的一半卤好了,明天家里头拿出去卖。

林蕊立刻来了精神,巴扎就是集市,基本上每个地方都有固定的巴扎日。

她上辈子旅游的时候,刚好运气欠佳,每次都跟人家的巴扎日擦肩而过。

这回无论如何她都要好好见识一下。

林建明本人也很感兴趣,想要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那么去市场上看是最好的。

几人吃完饭洗漱完毕,就早早爬上床睡觉了。

到了第二天,外头露出白光的时候,林蕊深切的觉得孙泽说的没错。

这才是理想的现代都市人生活呀,夜里11:00过后入睡,上午10:00之后起床,这日子真不要太美哦。

苏木已经在外头打了一趟拳,早起忙碌的维族大婶居然冲他竖起了大拇指,用生硬的汉语喊了三个字:“少林寺。”

林蕊推门而出,闻声乐不可支,还是电影的影响力大呀。

看看,都已经突破了语言与文化的限制。

他们吃过早饭之后就迫不及待出门去。

林蕊本以为自己已经来得够早,没想到集市上已经热热闹闹。

各种各样的摊子在道路两旁列开,烹饪好的食物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林蕊的目光却被摆放出来的瓜果吸引,这儿产出来的瓜果也跟当地的风景一样色彩浓郁。

明媚的阳光下,瓜果好像也会自己发光。

行走在瓜果边上的维族妇女身上的衣服同样色彩明艳,层层叠叠的上衣,精致繁复的刺绣,看得林蕊目不转睛。

当地人似乎早就习惯了汉族人的存在,见到孙泽的时候,他们还用维语跟他打招呼。

林蕊一个字都听不懂,唯独能够听明白“孙工”,因为他们的发音居然十分清晰。

孙泽跟他们握着手,用的是维族人的习俗。

也不知道他听懂了没有,反正脸上始终笑容满面。

伊力哈木江在边上充当翻译,还主动介绍了从江州来的朋友。

林蕊赶紧将视线从摊子的红果上收回来,跟着众人点头微笑。

变故就是这个时候发生的,他听到了喊叫的声音。

南.疆人的巴扎与一般集市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大家不会扯着嗓子叫喊,所以虽然热闹,但不至于听不到人说话。

伊力哈木江捂着肚子,软软地瘫倒在地,鲜血从他的手指缝间流淌出来。

原本正笑容满面面对他的维族青年,挥舞着沾血的刀,面容狰狞地朝孙泽扎了过去。

遇敌的本能让孙泽直接一个平板桥,堪堪避过了刺向他胸口的一刀。

本来抱着元元拖着宝生的小和尚脸色大变,直接将孩子推给郑大夫与贝拉,手一拍旁边的摊子,整个人跟只大鸟一样的腾飞起来。

林蕊又听到了那三个字:“少林寺!”

她在反应过来之前,已经手撑着父亲的胳膊,一个飞脚过去踢上了手持刀具的维族青年。

暴徒不止一个,足足有四五人冒了出来,还有人抓着刀往已经瘫倒在地的伊力哈木江身上扎。

林蕊脑海里头乱糟糟的,完全不明白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如果说痛恨汉族人的话,可为什么他们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