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章:第十师团的末日(八)(2 / 2)
逃跑,而是作新的转移。
但是,台儿庄的“差错”毕竟使日本陆军丢了脸,也使日本大本营陆海军大元帅——至高无上的天皇在世人面前蒙受莫大耻辱。
裕仁一怒之下,改变了2月16日御前会议关于在8月以前绝对不向新地区发动进攻的决策,决定再次迅速向中国大规模增加兵力,发动更大的进攻,誓报台儿庄这一箭之仇,以雪奇耻大辱。
战机很快便出现了,台儿庄战斗刚结束,侵华日军前线指挥官电告大本营:徐州地区有一股中国军的强大集团,据可靠情报,该集团约50个师,60余万人,几乎全部为蒋的精锐部队。
陆军统帅部顿时惊喜若狂,认为这是报台儿庄之仇的一次难得的战机。
陆相杉山元大将当即向天皇报告,强烈主张发动徐州会战。
天皇闻讯,也是喜出望外,认为这是刹住蒋介石正在进行的台儿庄胜利大宣传的嚣张气焰的大好良机,当即定案:围歼徐州中国军队。
并要求:陆军此次进攻,定要取得巨大战果,不使徐州地区50个师的中国军队一人漏网,务求全歼。
随后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派遣军,集结精锐部队13个师团,约30万人马,配备各种重武器,辅以飞机数百架,采取南北对进,侧翼迂回的战术,分6路向徐州施行包围进攻,企图以速战速决的手段围歼中国军队主力于徐州附近。
面对如此敌情,李长官只能选择突围,于是乎就有了后面的徐州大突围。
六十万人马转移突围,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于是乎很多杂牌军都被留下来断后,不少部队走着走着就溃散了。
虽然并未像淞沪战场后期,将撤退演变成溃败,但是依旧造成了不少损失。
尽管眼下马铮并不确定战事会不会像前世那样发展,但是总的有所准备才行。
马铮的想法是,如果真的发生那样的事情,那他必然会带着所部为全军殿后。
同时,他也会尽量的避免各部队发生溃散,但想要让那些杂牌军听自己的,那就得有一个好名声。
所以,要在这个时候就开始收买人心,到时候才能做到一呼百应。
不过这些事情他只是心里想想而已,并不能和别人说,毕竟说了别人也未必相信。
然而马铮不知道的是,仅仅只隔了一天,他收买人心的计划就出现了偏差,直接导致他想要的好名声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则是变成震惊三军的“铁血屠夫”,真的是造化弄人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