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6 章(1 / 2)
小花精的生辰正月初一, 除夕暖寿。
这两天恰恰是皇宫中最忙碌的日子。
小花精总是忙碌着照顾别人。
不过,皇太后每年都会亲自给小花精下一碗长寿面。
一大碗高汤里却只一根长长的面条。
尚食局的大师傅手艺了得,一根面细的不能再细。
面条浮在碗里就像是纺出来的棉线。
今年乃是嘉和帝与德妃的重孝。
皇太后心里也懒懒的, 宗室诰命都不赐膳,只赐清茶一杯。
这时候荣府女眷来了,正好陪着小花精暖寿, 一起吃了长寿面。
小花精每年都吃, 都习惯了。
贾母王氏却很感激。
她们多少年没跟瑗儿一起过生辰了。
王氏甚是遗憾:“可惜宝玉是外男,不能入宫, 他每年吃席都会吃两碗长寿面, 说是替姐姐一起吃了。”
皇太后闻听这话, 笑道:“是你们府里那个宝哥儿吧, 本宫时常听先皇提起, 说那还子一看就聪明,将来必定能够光耀门楣,如今读到哪儿了?”
这话皇太后与王氏十分喜欢。
贾母笑道:“托陛下的洪福,进了国子监成了监生。”
公侯勋爵人家的子弟可以举贡士。
宝玉自己考试, 一个秀才没问题。
小花精入了太子府, 宝玉十三岁就入了国子监。
贡生可参加明经考试。
贾代善没想宝玉入仕,对待他十分宽容,也不阻拦他偏爱诗词。
贾政不满意却敢怒不敢言。
林姑父要出京, 黛玉肯定要去。
宝玉这个性子,不知道一个人在国子监能不能呆得住。
林姑父去云南, 在贾府女眷中还是个秘密。
委任书不下达,这话不能说。
是故,贾母王氏都其乐融融。
不知道开年得了消息,会怎么样。
这事儿初五六就会出来消息了。
小花精觉得, 还是让长辈欢欢喜喜过完了大年,再说吧。
论理,周安是不能住在慈宁宫。
周安虽然才八岁。
但是,后宫中即便是受宠的妃子所出的皇子,一旦上学就会搬出后宫独立。
水泽住在承乾宫是乾元帝特赐。
水清水潡如今都住在神武门附近的北五所。
慈宁宫伺候的下人多是女子,周安住在这里也不利于他成长。
小花精不忍心拆散这祖孙们,决定过了十五再说这事儿。
孰料,荣府女眷告辞,周安跟着也要告辞。
不光是皇太后愣住了,小花精也愣住了。
皇太后拉着周安:“安儿不喜欢跟祖姑母一起居住吗?”
周安马上靠着皇太后的胳膊说道:“安儿自然想要跟姑祖母一起居住,这样安儿就能孝顺您,可是,在家里父亲说了,皇宫中不允许外男居住,不然,御史会参奏姑祖母,让孙儿住在宫外,恰当的时机进宫来探望姑祖母即可。”
皇太后心发慌,她失去了太多亲人。
她舍不得,也等不及半月会亲。
她想天天看见唯一的亲人。
小花精忙着一笑,摸摸周安的脑门:“安儿真是懂事。
不过,你是远方来的贵客,怎么能一日都不住就走了呢。”
小花精给水泽使个眼色。
水泽便上前牵起周安的手:“你还没去我哪里做客,这么着急做甚,我带你参观我的宫殿,再带你去看我十九叔。
我给你说啊,我十九叔可威风了,如今监管侍卫处呢。
侍卫处的统领都要听他调遣,厉害吧……”
小花精安抚了皇太后,将祖母母亲送出慈宁宫:“今日皇太后受到冲击,我就不送您们去神武门了。”
贾母忙着摆手:“去安慰太后娘娘吧,娘娘真是不容易。”
小花精便吩咐紫苏:“你带一队女卫护送两府诰命,一定要安全的护送到家。”
紫苏手一挥便召开一标人马。
贾敏王氏两人有些犹豫:“这样会不会对娘娘不好?”
小花精摇头:“没事,她们是我的女卫,受我调遣,跟旁人无关。”
王氏与几位姑娘十分高兴:(瑗儿)姐姐威风。
贾母与张氏贾敏三人却是又高兴,又是担忧。
历朝历代,皇后掌管侍卫处绝无仅有。
小花精搀扶他们上了软轿:“您们安心,这一切都是陛下允准。
陛下也是被废太子谋反吓怕了。
这宫中厉太后与废太子忠顺王几人经营多年,不知道什么时候,暗处就飞出来一支毒箭,我们不得不小心。”
贾母张氏这才安心:“却是这样,怪得陛下舍得让泽儿小小年纪就出远门……”
贾母王氏悚然而惊:“出远门?泽儿小小的孩儿为何出远门?”
贾敏看眼小花精面色讪讪。
小花精见此笑道:“这事儿迟早要知道,只是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就让姑妈告诉您们吧,不过,暂时要保密。”
这边送别了荣府女眷,小花精回转慈宁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