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5 章(2 / 4)
过主事,再去户部历练几个月,对贾珠今后有好处。
若是太子出门,则带在身边作侍从。
一年半载之后,再升迁詹事府。
太子接纳了贾代善的建议,之前才去吏部下了正六品的任命,转眼就改,有朝令夕改之嫌疑。
太子回宫就去了养心殿。
他跟嘉和帝说了实话,三月会升迁贾珠,不是格外恩宠而是让他兼任暗卫。
这个时候,他心有余悸,对詹事府的侍卫不能尽信。
嘉和帝也能理解。
嘉和帝对太子坦诚相待,没有藏着掖着十分高兴,首肯了此事。
嘉和帝说道:“老四你实在太小心了,你是太子,要用人只管下令调配,无需这般小心谨慎。”
太子道:“儿臣的一切都是父皇所赐,儿臣有想法,自然先禀报父皇知道。
免得他日有心人借此生事,到您面前嘀嘀咕咕,徒增烦恼。”
这件事情的后续,让小花精哭笑不得,却是嘉和帝觉得太子这个儿子,真是十分好,又能干又孝顺,十分合乎心意。
德妃给他生个好儿子啊。
当晚翻了德妃的牌子,跑去德妃宫里睡一晚。
翌日早起,还让内务府送了一大堆对的东西去永和宫。
于是乎,宫中嫔妃大跌眼镜,德妃这个半老徐娘都算不上的女人,竟然梅开二度?
她凭什么?
宫中各种猜测,纷纷扰扰。
德妃如何受宠自己知道,不过互相暖和被窝,干睡罢了。
他都快五十的人了,发福的身姿且不会让陛下瞧见。
到了她这岁数,朦胧些才好。
她也不想男人了,她要的是这份荣宠。
嘉和帝无需睡觉,只要隔三差五,去永和宫坐坐,品茶手谈,睡个闲话,吃个饭,她就能傲视后宫。
据说,随着嘉和帝的礼物进了永和宫,皇后娘娘还给德妃赐了一套头面,奖励德妃,伺候陛下辛苦了。
后宫所有的嫔妃都去永和宫恭喜德妃。
当然,顺便送了礼物。
这一下子,德妃继过年收了一波银子,这回又得了几万银子。
特别是后宫那些小嫔妃,特别积极的给德妃送礼。
德妃明显不能伺候皇帝啊,即便伺候,肯定有心无力。
若是能够得到德妃的青眼,迁去永和宫,今后德妃吃不消了,需要人帮忙,她们不是有机会伺候陛下?
或者能有马淑妃的运气,怀上了,岂不是一飞冲天,封妃的日子指日可待?
德妃也有这个念头,她想着,若是有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藏着,陛下来了就享受,肯定会来的更加频繁?
这下两好合一好了。
德妃收了银子,真的就收了几个颜色好的小宝林附宫。
嘉和帝看在太子的面子,一旬总要去坐一坐。
太子闻听消息,似乎也很吃惊。
他冷着个脸,脸上的羞涩一闪而过。
他爹看在他的面子睡了他妈?
好别扭。
不说后宫德妃重新站起来了,开始搞风搞雨。
且说太子府,太子妃这回算是栽得有些狠了。
尤其是她爹、她兄长,已经离开了京都。
年底之前,再没有人替她求情了。
太子使出雷霆手段,打杀了太子妃的心腹,让司礼监送了训练好的宫女来。
这些宫女,都受到了训教,观摩了那些犯错前任的惨状,被那些血肉模糊的人形,吓得半死。
他们知道,不能跟着太子妃搞风搞雨。
一个个木头似的循规蹈矩,几乎戳一下动一下。
平日眼皮子都不多翻一下。
太子妃别说再给嫔妃掺和点东西,她喝口水,那也要吱声才行。
从前她眼波一转,就有人知道她要喝热水还是冷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且,如今她想要掺和东西也没机会。
太子命她抄写孝经,供奉祖宗。
大月朝历经四代,正经的东宫皇后有四位,还有母以子贵的圣母皇太后三位。
太子要求她给每一位太皇太后抄写九九八十一部孝经。
每一部经卷,在佛前诵念九十九遍。
虽然孝经卷只有二千多字,但是,这么多的祖辈供奉下来,这一年就干这些事情去了。
太子还严令,胆敢请人抄写,或者有人偷偷替太子妃抄写,就是不敬祖宗。
太子府就留不得了。
太子不仅如此,还分化太子妃的旧部。
他命大周氏配合小周氏掌管中馈,又命令吴顾两位嫔妃辅助。
当然,也有让这两位,监督两个周氏。
太子妃再是失宠,名分还在。供奉再不能克扣。
不然传出去,太子府还有什么名声呢。
太子妃并未被禁足,只是被绊住。
但是,太子妃想要出府,或者传递消息,那就不可能了。
撷芳殿的门卫都换了。
太子有言在先,若是漏掉一字半句,一律发配漠北戍边去。
宫里撷芳殿人心沸腾的时刻,小花精的端本宫风调雨顺,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