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3 / 4)
贵人家的主母还是得要勋贵人家的嫡女。
也不是说书香门第的姑娘不成,短期内,却是担不起大家主母的职责。
贾珍的媳妇进门都八年了,还是只有独善其身的本事。
府里的中馈,外面的人情,还是担不起。
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够指导贾蓉读书认字。
可是,宁府请不起先生吗?
杨氏看不上儿媳妇,就是儿子把儿媳的四个丫头都摸了。
杨氏责骂贾珍,她还说是她安排,为的是给宁府开枝散叶。
杨氏气的很:“我这府里需要的是嫡子,要那么些庶出做甚?”
谁都知道,庶子多了就是乱家的根源。
转眼又到了七月半。
宁府那边开祠堂祭祖,顺便把族里新添的人口添加上去。
宁府新生的婴儿也有了名字。
这一回是贾母取的,叫惜春。
贾母的解释是,人间四月芳菲尽。
春要去了,故而叫惜春。
这也是合着元春一起拍名的意思。
杨氏自然喜欢。
又道中元节祭祖。
分吃祭品的时候,王氏又呕了。
贾母愕然,莫不是又有了?
这也太快了。
请了太医诊脉,果然喜脉。
张氏有点风中凌乱:怎么一个个老树开花,就是她没动静?
两府都羡慕王氏的命好。
贾政乃是正人君子啊。
如今房里只有一个姨娘。
这个姨娘还是当初王氏怀贾珠的时候,主动开脸的通房。
后来看她老实不爱生事儿,就给提了姨娘。
王氏今年三十二岁。
贾政还紧着她。
王氏心里有些小得意。
贾政拢共只有一个姨娘周姨娘,还有两个通房丫头,却不过是摆设。
贾政一个月有二十天歇在王氏的正房,其余时间都在书房。
王氏再一次怀孕,大家看周姨娘的眼色就变了,有同情也有讥讽。
特别是当初合着周姑娘一样身份的周瑞家里,张彩家里,郑华家里。
再看周姨娘,就如同看乞丐死人。
一个女跟了老爷,又不生育,有什么出路?
还不如她们做管家娘子。
周姨娘最是郁闷,当初太太怀大哥儿,她跟了老爷,那时候,却是伺候一回赐药一回。
后来,太太倒霉,她以为要出头了,结果,老爷被公爷打了一顿,从此翻分读书,根本不招人伺候。
中举之后,老爷像是变了一个人,鲜嫩的通房丫头都不理睬了。
何况她青春不在了。
唯一例外就是太太,十几年来,竟然越活越年轻。
周姨娘自己没有生养,也是为了主仆情谊,争着伺候王氏。
结果,王氏防她防贼一样:端的水不喝,做的粥饭也不吃。
周姨娘满心的委屈,又被人议论嗤笑,一气之下,索性不出门了。
周姑娘不出来晃悠了,大家只说他守本分。
周姑娘消失的很彻底,小花精很快发现了。
倒不是小花精爱管闲事。
如今王氏怀孕,不再管家里事。
不仅荣府那边不管了,二房的庶务也由元春打理。
小花精注意到周姑娘,却是从前周姨娘很稀罕宝玉,天天的追着宝玉伺候。
宝玉学走路摔倒了,她比王氏还紧张。
不过看见母亲身边轮流跟着两个管家娘子,严防死守的架势,她便明白了。
周姑娘被排挤了。
王氏不喜欢周姑娘照顾宝玉,也有宝玉的原因。
宝玉走路早,十个月走路。
说话有些晚,满岁了才开始学说话。
三月间,春暖花开,周姑娘把宝玉在带去花园子学走路。
宝玉一高兴,把周姑娘喊成娘。
其实是宝玉说话不全,把姨娘掉了一个字儿。
这事儿被王氏知道了,顿时不乐意了,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儿子,凭什么喊别人娘?
知道是宝玉喊错了,哪也不成。
把根儿去掉,不见面就不会喊错了。
当然,周姑娘的性命无碍。
贾政身边需要一个姨娘装点门脸。
贾代善六个姨娘,贾赦是个姨娘。
贾政一个姨娘两个通房,若是周姑娘不在了,婆婆肯定要赐人了。
她自己给贾代善安排六个姨娘,儿子们三四个不算多了。
小花精最近就接受这些鸡毛蒜皮的后宅事情。
整个头皮都是麻麻的。
小花精纠结的看着她母亲:“这都是父亲的人,让父亲自己管呗?”
王氏噗嗤一笑:“这是什么话,大家主母就是替夫君管理后院。
莫说是寻常人家如此,就是皇后娘娘也不能免俗。
皇帝的三宫六院,都是皇后娘娘亲自替挑选呢。
不仅如此,皇后娘娘还要照顾怀孕的妃嫔,照顾他们的儿子如同亲生。
前朝的马皇后之所以被称为贤后,就是因为她把皇帝的所有儿子,都当成亲生儿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