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仗剑人间(25)宁馥能拿奖,我倒立……(1 / 2)
第五十九章
“老耿,听说了没,今年的十青奖提名里有宁馥!”
南都市报,社会报道部办公室。老孙边就煎饼浏览新闻边兴致勃勃地冲耿光辉道。
耿光辉并不意外。
“她的那三期报道社会效应很大,影响力也足够了。更何况是南市公安系统报送到中视的。”比起能从网页新闻里看热闹的老孙,实际上耿光辉知道的细节要更多。
——他是十青奖的评委会成员之。
“十青奖”全称十大杰出青年记奖,是由中华新闻工作协会设立的,是中华记协认定的青年记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
十青奖是全国性的大奖,每两年评选次,每次提名三十人。
获提名的青年记须年龄不超过十岁,在奖项提名前应有社会影响力强、质量高的新闻报道作品。最终获奖人选由全国100家媒体投票选出前十名。
提名人选由各新闻机构、报刊媒体推选,也可由青年记个人投递作品。
当,自己报名的比不上有权威机构背书的,出身大台大报的记自起更高,更受评审的青睐。再说,个人报名的也是在太多,投递作品的邮件几乎能把主办方的邮箱塞到爆满崩溃,光是筛选就要用近个月的时间,很多年轻人都是抱碰碰运气的心态申报奖项,作品质量更是参差不齐。
没办,历次获奖的青年记几乎都是三十七八,年富力强又有经验的。初出茅庐的小记要是平台都不太好,要就是刚进单位,资历根本够不上单位的推荐名额,也能自己投递了。
老孙脸的感叹,“这姑娘可真是厉害啊!个人自荐都能拿到提名。”
宁馥的资历,是不可能拿到中视十青奖的推荐资格的。他估计她是自己投递申请了。
这回十青奖的提名刚刚公布,官网上有三十名候选人的名字,其他信息有组委会掌握。
耿光辉露出个容。
老孙见他故作神秘,忍不住来了兴趣,“说说,说说。”
耿光辉卖关子,“不能说,自己猜去。”
他已经知道评选的结果了,宁馥的票数里也有他票呢。但现在组委会不允许他们对外透露。
大家都是个圈子里混的,这奖项对青年记的量极重,拿次十青奖,几乎就是拿到了张通往更好未来的通行证。小媒体的记凭证跳槽到大台,大台记凭证升职成举足轻重的核心记,前途不可限量。
有好事的做过统计,十年前获得十青奖的记,几乎都成为了本行业内有领军地位的人物。
十个里有七个现在已经是各个口的主管领导。
全国有二十五万注册记,十岁以下的,占百之五十还多。
——不知有多少双眼盯这个奖呢。
名单出来,几乎就成了记圈子内讨论的焦。哪怕连老孙这样早就抱定养老之心的,也忍不住对相关的消息竖起耳朵。
“能有这个提名,想必她在中视也不难混了。”
就算是个人自荐,能得评审组的青眼进入提名名单,也已经是许多人求也求不得的好机会了。
——要知道,进入十青奖提名,是可以写进个成年记简历中“荣誉”栏的第行的。
*
“诶,宁馥,恭喜啊!”
进中视大楼,就有平时不大熟的同事吟吟地跟宁馥打招呼。
宁馥头雾水,眨了眨眼。
人家已经走远了。
路上个两个都跟她道喜,宁馥刚走进调查记部的办公室,又收到小赵的消息——这小伙子挺执,虽宁馥后来又余地都没留地拒绝了他次,他还是坚持给宁馥发发消息,朋友圈赞什的。
[别论坛上的那人,酸你呢!]
附加个嘲讽的猪头表情包。
宁馥打开网页,登录论坛。
这论坛还是小赵安利给她的。算是媒体圈内比较熟知的个板块,匿名区,能摸到这里的般是圈内人,记、编辑、新闻媒体的从业。
平时聊八卦聊工作聊人际关系,讨论什的都有,偶尔也有匿名爆料的线人,真真假假,不少人还真的在那帖子找到过值得挖掘线索。十个记九个里刷这个论坛,也算是个日常消遣。大家平时在工作场合相见都是人模狗样,到了网上才能彻底奔放地放飞自我——
有吐槽外景记上镜好胖好丑的摄像大哥,有抱怨采访对象不好伺候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有每累成狗,工资三千九的纸媒记找门路转行。
总之,像个业内的渣浪微博。
信息有落后的宁馥终在看到首页帖子后了解了这路怪异的原因——
[十青奖提名公布!来围观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候选人!]
主楼:十青奖提名名单
楼主言简意赅地把候选人的年龄都标在了名字后面,后在后面加了仨字母——“rbt”(如标题)。
要说的都在标题里了。
本来逛论坛的人就格外有新闻嗅觉,再加上十青奖这事又是切身相关的,这个帖子很快就被顶成了hot,标红置顶在论坛第页最上方。
1l:666啊,这位宁馥何方神圣?
2l:不知是背靠那个大台大报啊,才20岁?
3l: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