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 69 章(2 / 2)
看见陈殊的那篇作文了,的确写得很好,又深刻又有见解,简直不像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写出来的。”
陈殊绝想不到,还没有开始读书,刚刚开学第一天,学校便到处流传着她的传说。
其实住得远的,外省的同学早就提前几天来了学校,彼此间也都认识了。只有陈殊,她从小念书,从来没有提前去学校的。从来都是开学当天去,一面领教材,一面交学费,从来没有提前去的习惯。
有个男孩子站起来,穿着白衬衣,带着黑框圆眼镜,一股子书卷气,伸出手:“陈殊同学,我叫左迁,是医科班的班长。昨天我们选了班干部,你没来。以后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
医科是金陵大学今年重开的,老师很少,招生人数也很少,只有两个班八十几个人,现在都挤在一个教室里面,好在教室够大,还能够坐下这么多人。
陈殊点头:“谢谢。”一位女同学还有空位置,便走到她身边坐下来,两个人互相自我介绍,才知道,她叫傅佩君,圆脸,也是上海人。只是和陈殊不同,她不住在家里,头一天就到了学校:“你待会儿得去教务处交了学费,才能去教材科领教材呢。”
一面把自己的书翻出来同陈殊一起看:“你看,这医科真是难,上面这幅人体骨骼图,听别的同学说考试的时候是要全记住,一点模糊都不行的。”
想起这可是考了第一名的陈殊,笑:“你功课这么好,肯定没问题的。你以前是在哪里读得女中,我怎么都没听说过你?”
陈殊想了想,模糊道:“我不是在上海读得女中,你当然不晓得的。我也不是功课好,只是运气好,恰巧那些题会做,要是换别的,我可就不一定会了。”
四周的同学也围着陈殊问:“那道物理题目你是怎么做出来?我听说,那道题目,我们整个医科就只有你一个人得了满分呢?”
那道物理题?哪道呀?陈殊当时写完,都过了一个多月了,早就忘得干干净净了,连什么题目都记不得了,哪里还记得怎么做的。
陈殊以前读书的时候,大多成绩平平,无外乎勤奋而已。现在一下子变成了学霸,很有一点不适应。
好在老师立马走了进来,是朱教授,他三十来岁,穿着西装,带着金丝眼镜,头发梳上去成一个大背头,看起来像电影里的小开,而不是一位大学的教授。
他走进来,教室里便立马鸦雀无声,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字——大医精诚。
陈殊偏头,果然没有意外,无论古今中外,大凡医学系第一节课,总是要讲一讲为医者的精神和道德的。
朱教授站在讲台上,扫视一圈下面的学生:“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名医科的学生了,两年后或者三年后,你们之中大多数都为成为一名神圣的医生。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这样的思想教育内容,陈殊以前读书是在学校天天听,出了学校进医院,院长也是开大会必讲的,早就听得耳朵起茧子了。
陈殊昨天晚上本来就睡得晚,听了半节课,就昏昏欲睡。傅佩君小声道:“这个朱教授还是从法国回来的呢,怎么讲起课来,同我哥哥一样枯燥的。”
这些东西陈殊本来就懂,要学的只是此时的药物,也不知什么时候才会讲到。等下了课,傅佩君又拉着陈殊去教务处:“你头一天来,这金陵大学小路可复杂了,别迷路了。”
走到半路,便遇着给她送饭来的哥哥,二十来岁,剑眉星目,穿着考究的西装,手上提着布袋子:“挪,阿姆叫我给你送饭。”
傅佩君高兴得跳起来:“呀,是红烧排骨吗?”
他哥哥摇头:“是意大利面配上番茄牛肉,阿姆新借的菜单,特地请您这位美食家评鉴嘛!”说了两句,旁边还站着陈殊,再自顾自说话就是不礼貌了:“这位是你的同学吗?”
傅佩君点点头,解释:“这是我的同学陈殊,这是我哥哥傅秋白。”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