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 / 4)
沈大嫂明显的松了口气,幸好没被骂。
不过有了这么一出,后面她就没敢多问了。
而她在满足了疑惑之后,也就继续去洗之前被她扔下的脏衣服了,快要洗完的时候,就看到三弟妹带着几个孩子一起过来了。
沈大嫂不由扬声道,“继安,你爷来找你了,就在你沈爷爷的房间,你快过去吧!”
唐继安闻言冲沈大嫂点了点头,就带着沈小雨进去了。
两个双胞胎也好奇的想要跟着一起去,却被沈婉拦住了。
“你继安哥哥肯定想和他爷爷说说话,你们就别去打扰他们了,等他们说完话就出来了。”
至于闺女,这几年她经常跟着她爸和唐继安两个人去农场那边看望继安爷爷,早就已经很熟了,所以她过去也是应该的。
双胞胎闻言也就乖乖的留在了外面。
而唐继安和沈小雨进去之后并没有在里面待多久就出来了,其他人也都随着一起出来了,等中午吃饭的时候,甚至把已经分出去的两家一起喊过来,坐在一起吃了顿饭,也认了认人。
等吃完饭,唐老就要带着唐继安离开了。
这对沈家人来说都挺突然的,哪怕之前就知道唐继安要跟着他爷回去了,但他到底在这个家生活了快十年,已经成了这个家的一份子。
这一走,以后都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再见。
只要是个人都会觉得不舍。
特别是三房的人。
唐继安跟另外两房的人关系还可以说是普通,但跟三房就真跟一家人没有丝毫区别了,双胞胎到现在都有些难以接受,一直跟他们生活在一起的继安哥哥居然要走了。
不管心里多难受,这就是事实,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唐继安当然也很舍不得,但他却又知道这是必要的,他得趁现在到高考恢复这段时间做点事,给自己,也给老婆创造出更为合适的生活环境。
如果不是这个念头撑着他,他甚至都想留在沈家村留到高考恢复,到时候跟老婆一起参加高考,再一起去首都上大学,这样就不用分开了。
可他到底不是真正青涩的小伙子,理智更占上风。
但就算这样,离开之前他还是单独把沈小雨叫到一边,对她各种叮嘱,“我说的你都记住了吗?学习一定不要放下,我每个月都会写信给你的,你到时候记得去邮局取,还有,最重要的是,千万要记得想我,知道吗?”
沈小雨被他说的又是好笑又是有些鼻酸。
这个家里跟唐继安关系最好的应该就是她了,从唐继安来了这个家里之后,他俩几乎都称得上是形影不离了,再铁石心肠的人朝夕相处这么久也会有感情,更别提她了。
她同样知道这一走对整个唐家来说都是好事。
这证明他们这近十年的罪没有白受,终于等到了平反。
可知道归知道,心里的情绪还是会有些不受控制,因为这一走,感觉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就让她有些怅然和失落了。
所以现在听着唐继安对她的各种叮嘱,她就格外珍惜。
“我全都记住了,也会想你的!”沈小雨在唐继安叮嘱完后认真的应声。
之前唐老也还偷偷跟她说,陈老觉得高考肯定会有恢复的一天,让她不要放弃学习,现在唐继安又跟她强调,这是生怕她不好好复习,等到高考恢复的时候没法顺利考上大学吗?!
说到陈老就得提一提跟唐老在农场时住在一起的两位老爷子了。
那两位跟唐老的情况不太一样,最主要的是上面没有帮他们运作的人,现在这个时期还不太明朗,他们暂时还得继续留在农场那边。
但唐老跟他们保证过,回了首都一定会帮他们。
争取让他们尽快平反。
能早一天是一天。
毕竟越到这个时候,人就越难维持镇定。
两位老爷子能亲眼看到唐老平安无事的离开,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激励了。
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早晚也会跟唐老一样!
话题转回来。
唐继安就是再舍不得离开也得走了,在他爷爷再一次催促的时候,他只能最后给了沈小雨一个紧密的拥抱,然后就跟着自家爷爷离开了。
村里人也是在看到唐继安上了汽车的时候才知道,坐汽车来的那位老爷子竟然是唐继安的亲爷爷,在同一个村生活了有快十年了,在人家快要离开的时候才知道人家家世可能很好。
能让穿军装的人替他们开车,那家世能不好吗?!
这个时候就有人心里暗暗后悔,特别是家里有女儿适嫁的人家,他们会觉得如果不是嫌弃唐继安一个小伙子没人帮衬不适合嫁女儿,而是把他给自家孩子订下,那以后可不就是搭上一个厉害的亲家了?
这种心理其实也算是人之常情。
只是随着唐继安的离开,他的存在感在沈家村也逐渐变淡,也就没人想那么多了,唯有跟他关系好的还会记着他念着他!
*
唐继安离开之后,沈小雨一时间还真有些不习惯。
总觉得身边空荡荡的。
偶尔会下意识的跟人说话,但说完才反应过来人已经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