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3 / 4)
宋存回到他们的院子,李姨娘和两个妹妹连忙上前。
宋存说:“已经分好家了。我们收拾收拾明天就搬走。”
李姨娘眼泪水一下子流出来:“这怎么是好,这怎么是好?你们都还没成家。分了出去,不再是侯府少爷小姐,你能找到什么样的媳妇,你两个妹妹又能找到什么样的婆家?”
两个妹妹也哭哭啼啼的。
宋存说:“你们觉得在侯府住着,嫡母就能为我们寻一门好亲事吗?”
李姨娘嘴唇翕动,愣愣的看着儿子。
宋存说:“出了侯府,没人打扰我,我才能安静下来好好读书,三年孝期之后才能参加科考。只有我考了科举,才能做官,只有做了官,有了荣耀,才能为你挣来一个诰命。到那时,咱们才算熬出头。”
诰命?
这是李姨娘想都不敢想的事,她红着眼睛看着儿子,“只要你们好好的,有没有诰命姨娘都没关系。我不懂别的,可我知道大树底下好乘凉。待在侯府,至少没有人看低我们。”
宋存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不假,也要看那大树是不是能为我们挡荫的大树。不能为我们档荫,雷雨来临时却要跟着遭受雷击。还是离开这大树的好。至少我们躲在一边可以安安静静的长大。”
李姨娘面色有所松动。
宋存继续说道:“难道你想一辈子在嫡母面前晨昏定省,伏低做小?”
李姨娘抬头看他,叹口气:“既然已经分家了,那我们就搬吧。”
老爷走了,嫡子继承爵位,侯府不是以前的侯府了,家也不是他们的家了,既然人家也不欢迎他们。何必待在这里找人烦呢?不如搬出去过清静日子。
搬家这天,像里所说的那样,原身的几位知交同窗过来帮他搬家。郑承平打量眼宋存,斟酌着问道:“你还好吧?”
宋存笑了笑:“我很好。再也没有的好。”
周奇略拍打下他肩头,“听说你嫡母早就在找你们宋氏族长要分家了。我们几人天天为你担忧。”
宋存笑的很是洒脱:“没事,好歹他们愿意分些安家银子,不至于让我们流落街头,这比有些庶子的待遇可好太多了。”
王弘毅淡笑着看他,他也是庶子,相较于在嫡母手底下讨生活,他更愿意向宋存这样分出来单过。
可嫡母与嫡母不同,宋存的嫡母不想看到庶子在她眼前,碍他们眼。他的嫡母却巴不得把他们拢在身边,拿捏住他们,生怕他们有出息,压了嫡兄一头。
宋存分到的宅子虽然没有侯府大,也是五进的大宅院,王弘毅三人帮着他们搬好家后,便回去了。
宋存对于他们的到来很是感激,只说:“今天太忙,孝满之后,请你们吃酒。”
王弘毅说道:“你忙着吧,我们是什么关系?什么时候都可以吃酒。”
宋存送他们离去。
他们在侯府的丫鬟小厮都带了过来,加上原先宅子里就有的仆人,五进大的宅子竟五十多名仆人,家有只有四个主子,用不了这么多家仆,宋存就跟李姨娘说:“姨娘,家里仆人用不了那么多,挑那偷奸耍滑的发卖一些,嫡母放在里面得人......”
李姨娘怔怔的看着儿子,宋存问她:“怎么了?”
李姨娘问:“你的意思,是我来管家?”
宋存理所当然的道:“当然是你管家了。除了姨娘,还能让谁管家?”
两个女儿还小,让她们管家也压不住下人,儿子一个男子,哪能管内宅的事情,她说道:“我没管过家,有些担忧。”
宋存说:“你是主子,他们是仆人,有什么好担忧呢?就算没管好,也没人敢说你什么。”
李姨娘一想也是,就跟他说:“还在孝期,发卖仆人的事情,过了孝期再说吧?”
宋存点点头。
一家四口,大门一关,只留角门,方便买办出去购买东西,便在家里老老实实的守孝。
宋存在书房,拿出纸笔,写了一篇字,看了看,微微皱眉,他的字倒是比原主的好一些,现在用原主的手写字,显然极不协调,想要手与心合一,还需大量的练习。
对于四书五经,宋存曾经读过,不涉及到专业知识,没有细究,知道它们说的什么,但要让他背出来,有些难为他了。
以前勋贵子弟可以不用参加秀才试,直接参加举子考试便可,老皇帝去世,换了现在的皇帝,他觉得这对其他读书人不公平,尤其是那些寒门学子,他就把这项规定取消了。
还说你们是世家子弟,先天比别人有优势。那些寒门学子都能考上秀才,为什么你们还要朝廷给优待?
说的那些世家子弟,没有一个人敢吭声的。
宋存现在十三岁,依然是白身,孝期满后,想要参加童生试,四书五经必须要会背诵,会默写,还要知道其中释义,甚至根据其中某一句话,还要写出一篇策论来,当然写出策论还不行,首先你得写出新意,能抓住上位者的眼球,你才能在众多学子中取胜。
宋存从不觉得在古代考科举比在现代考大学容易,哪怕他曾经在最高学府读过书,也曾经拿过很多名誉,对于还没接触科考的他来说,他都是一个小菜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