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门女将(二十七)(1 / 2)

加入书签

萧天佐被擒、幽州守将以他为威胁, 让萧太后归还杨业骨灰的事情迅速传遍了辽国。

与这件事一同传播的,还有杨九娘的名声和杨门女将即将奔赴战场的消息。

萧太后岂能轻易就答应杨家人,她冷笑一声, 设下了计谋。

在辽国草原上, 一个青年骑着马, 漫无边际地游荡着。马儿东走西跑,一会儿停下来喝水, 一会儿停下来吃草, 他也不管, 只管自己发着呆。

他脑子里想着杨九娘擒拿萧天佐的消息。

他离开时,九娘还是个小姑娘, 没想到几年过去了, 她比六郎还要能干, 竟然能擒住萧天佐。

那萧天佐是什么人?传言他是野龙降世, 刀枪不入。

这是否意味着, 九娘也有特别的本事?

还有父亲的骨灰……他在辽国这么多年, 都没有拿回父亲的骨灰, 九娘却先他一步,行动了起来, 他真是愧对杨家的列祖列宗。他得想想办法,暗中相助九娘才是。

此人正是杨家四郎。当年金沙滩一战,杨四郎重伤,被辽国银镜公主所救, 无奈之下化名木易, 成了辽国驸马。

这些年他在辽国,一直暗中行事,为六郎镇守边关提供帮助。

幽州城外, 师盖带着辽军退去以后,赵熙也拎着杨家女将到达。经过一番休整后,赵熙召见了辽国守将。

隐形太子亲至战场为帅,军中将士均受到了鼓舞,士气大振。

焦赞等人在赵熙面前说话的声音,都嘹亮了几分。

帝君不愧是帝君,即便是失去了记忆成了凡人,藏在骨子里的本能和本事没丢,三言两语间就收拢了守城将领的人心。

佘太君也忍不住连连赞叹,觉得当今在他的儿子面前,就是一个渣渣。

杨家女眷来了幽州,难免被勾起了心事:杨家男人都是死在这里的。

当晚,佘太君就带领众人,前去金沙滩祭奠死去的杨家将和杨家军。

祭奠过至一半,赵熙忽然而至。他和佘太君互相问好,从随身侍卫手中接过准备好的香,亲自点燃祭拜,行了三礼。

将香插在地上后,他安慰杨家女眷道:“杨家的功绩定会流芳百世,史书会代替百姓记住他们的。”

佘太君倏然落泪,杨大嫂她们也跟着落泪,就连一向大大咧咧的杨八妹,也红了眼眶。

互相交流了几句后,赵熙对佘太君道:“我有些事想要和九姑娘谈谈,希望太君能够应允。”

佘太君看了眼明华,欠身回道:“若是国事战事,殿下尽管使唤她,老身绝无二话。”

要是私事,那还是放弃吧。

她绝对不想看女儿陷入宫廷漩涡。

赵熙装作没有听懂佘太君的意思。有些事,光嘴巴上说说没用,得做出来才行。

到了太守府大厅后,明华问道:“王爷是要问我,我父亲骨灰的事情吗?”

赵熙点头,道:“我相信你不会以公谋私,不过旁人不知,传出去终究不好听。此番问你,也不过是想早做准备,免得使人有机可乘罢了。”

明华便与他解释起了这其中曲折,“原先我也不解,萧太后自诩敬重英雄,为何却要在我父亲死后扣下他的骨灰?将其还给杨家,岂不是更显她敬意,方便她收买人心,直到我打听到我父亲摆放骨灰的地方,心里才有了思路。”

赵熙正了正身子,姿态郑重。

明华道:“据探子回报,我父亲的骨灰可能在昊天寺,也可能在洪洋洞。佛塔大多都有舍利子或者大德高僧的骨灰镇压气运,我父亲护了大宋十几年,一腔热血守疆卫国,便是死了,他的骨灰也长存浩然正气。她若将骨灰放在了昊天寺,则是用我父的骨灰,在为她辽国镇压气运。”

“洪洋洞,寓意洪杨抑或红杨,乃水淹火烧之意,将骨灰至于其中,乃是一种压胜之术,利用我父的骨灰,用水淹火烧之刑,折损杨家气运。殿下不妨想想,现如今,除了杨家之外,还有哪位将士能与辽人抗衡?萧太后连自己女儿有送进了皇宫,不就是为了铲除杨家,搅乱宋朝朝纲?”

“这场争夺,与其说是骨灰的争夺,倒不如说是大气运和风水的争夺。”

“原来如此。”赵熙起身,道:“我倒是不信这些压胜风水的,但皇朝气运,容不得一丝疏忽,老令公的骨灰,确实必须取回。”

明华听了这话,心里想笑。

他现在万事不知,以为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什么神仙鬼怪不过是人编出来哄着傻子玩的,不知道等他恢复记忆了,再想起这样的话,会不会觉得觉得打脸。

赵熙丝毫不知她的想法,起身推算着萧太后的心理:“若我是萧太后,决计不会将骨灰给你,一个萧天佐,如何比得上国家气运,但我若不救萧天佐,又会担心寒了将士的心,倒是军心溃散,所以我要既能让将士看到我的诚意,又能反将你一军,如此一来,假骨灰就是个最好的道具。”

明华接着他的话说道:“她可以利用假骨灰当谈判条件,和我们玩宫心计,真真假假的,本就容易让人糊涂,稍微笨一点,这里面的情况就玩不开。我若是把假的当真了,那就是我输了,我不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