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要选妃(2 / 3)

加入书签

去碧云寺做了七天法事,方才到荣府拜见石梅。

湘云如今面临一个问题,她已经十五遂,这个岁数应该说亲了。

黛玉也十五岁,醇正帝如今只是小选。

黛玉这种大家闺秀不用参加。

但是,黛玉芝芝两人,明年必须进宫走个过场,落选后才能回家自行婚嫁。

明年太子就要选妃。

故而,有心不进宫的人家就开始相看。大家心里有个数,明年落选了,大家就可以磋商婚事,小定大定。

当然,有心进宫的人家,则可以按兵不动,等着明年的大选之后,再做道理。

黛玉芝芝探春都是不想进宫的一批。

探春与黛玉芝芝不同,她已经参选过了。

故而,如今可以抢先定亲。

湘云的身份不符合入宫为妃的资格。

太子妃、太子侧妃,都要求姑娘四角俱全。

所为四角俱全,父亲的威望,母亲的出身,家族的声望,本人才貌。

湘云家世才貌不是问题,差在父母双亡。

这个时代,这种人被认为命薄福浅。

贾敏受到史鼐所托,十分卖力的给湘云说亲。

然而,几乎四品以上的文官,都不愿接招。

湘云的才貌与财富,不可能嫁给平民。

倒是有人想用家里的不成器的侄子联姻。

贾敏一句话就给挡了:“女方叔叔要求了,姑爷本身,至少是个举人。”

倒是冯家卫家陈家这些武将家族,愿意接受湘云。

陈家就是燕候的舅舅家。

陈老夫人的孙子与侄孙子。

陈老太太跟石梅关系好,愿意替湘云保媒。

但是,当初她的三媳妇可是当面嫌弃雅娟。

雅娟还有一个真心实意辅助她的兄长。

湘云是什么也没有。

陈老夫人虽不计较,陈家留在京都的族人,都转做了文官。

他们文采没学到,倒把文人的清高,学了个十足十。

因为要标榜他们转型成功,有时候更加苛责。

十月初十。

贾敏在家里摆宴,招待客人。

这日的客人正是青玉的岳母金煋夫人,与其妯娌金焰夫人。

这金焰夫人上门来是为了探听贾敏的口风。

她想把黛玉说给她娘家的侄子。

她兄长也是两榜进士出身,在金陵做学政。

侄子今年也是十五岁,已经进学。

这样的家世,跟林家倒是门当户对。

贾敏有些意动。

这金焰夫人姓方,方家祖居金陵,在京都也有故居。

但凡在京都翰林街有故居,便是这家的祖宗做过京官。

这就是清贵世家。

这只是相看,不能定论。

大家心里都有数,在太子妃择定之前,没有参加选秀的姑娘,婚事不能作数。

太子妃择定之后,还不能马上议亲。

王公贵族家里还有一批人等着陛下指婚。

这些人的婚事,就要按照皇帝的意图配婚。

一是恩赐,二是拉拢。

黛玉素有才名,很有可能被指婚给王公之家做世子夫人。

如今,忠靖王府世子长子水明。

裕亲王府世子长子水照。

英亲王府世子长子水昭。

荣亲王府世子长子水晴,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尚未婚配。

这些王府的世孙,都是太子的伴读。

将来也是太子的辅臣。

他们的婚事,上皇与皇帝肯定会插手。

这其中还有一个北静王。

北静王正值婚龄,却碰见父王病死。

如今只有次妃没有正妃。

张氏听说,皇后张菀正在张家相看女孩儿,想要嫁进四大郡王府。

意图很明白,拉拢被醇正帝忌惮的四大王府。

重重消息汇集,石梅觉得山雨欲来。

皇宫中的女人实在太可怜了。

贾敏想给黛玉挑选一个清贵女婿。

石梅只有安慰她:“让如海那边在太上皇面前努力。

我们这边抓紧太后与皇后。

事在人为,不必太担心。”

贾敏依然心思忡忡。

这年冬至,石梅带了家里的新鲜瓜果,进宫觐见太后娘娘,顺便给黛玉的事情敲边鼓。

这个时节,新鲜的瓜果已经十分罕见。

荣府自家的出产滋味十分好。

当然,石梅一般推给贾珣,说是去南方掏摸回来的稀罕东西。

太后看在石梅这些年来一直的恭敬她,也没有因为德嫔与皇后的出现疏远她,故而,透露出一些机密消息。

太子开年就要选妃。

太子妃的人选,很可能出自清贵门庭的内阁人家。

最可能是首辅杜阁老家。

太子当政离不开首辅扶持。

太子同时还会册封两位良娣,良媛六人。

良娣人选会在功勋与高级武将人家选择。

良媛则在三品以上文武官员人家挑选。

杜阁老的确有几位适龄的孙女尚未婚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