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爵追封(3 / 5)

加入书签

国府,林家的赏赐都提高了。

燕侯比照王府。

荣府比照公府。

林府比照候府。

年宴上,陛下忽然赐封。

大皇子,四皇子被册封为亲王。

六七八,十三皇子被册封为郡王。

几位皇子的差事也进行了调整。

大皇子协管吏部。

四皇子协管户部,十三皇子协管兵部。

八皇子协管刑部。

之前炒得热乎乎五皇子因小失大败北。

嘉和帝亲简,燕侯的长子水淮,荣府孙少爷贾琏,补为御前四品带刀侍卫。

御前行走。

整个京都文武为之动容。

石梅没想到贾琏提前成为侍卫。

御前侍卫,不算正式官职,不耽搁文武科举。

这一年,贾敏夫妻都没参加宫宴。

林母在石梅与贾敏联手炮制的灵参的护佑下,艰难的熬着天数。

正月初六,燕侯贾赦,再有嘉和帝的使者戴权,前后脚到林府探视。

林如海整个憔悴的不成样子。

初七这日。

燕侯府荣府停止宴客到林府探病。

正月初八。

林母终于熬不住了。

临终,她见了青玉紫玉黛玉。

然后示意把孩子抱走。

林母临终,因为贾敏替她滋养泥丸宫,头脑一直清醒。

临终那一刻,她拉着如海贾敏,拼尽力气说道:“青玉紫玉,别,江,江……”

话没说完,人已经溘然而逝。

但是,贾敏与如海都明白了。

林母怕人再谋害林家子嗣,吩咐青玉紫玉不要再回江南。

燕侯与贾赦再次前来探视,忽闻哭声大作。

然后,燕侯知道了林母临死的遗言。

孙子不回江南。

贾赦留在林家,让赖大回家调派人手。

很快替林家搭好了灵堂。

一边请了钦天监择定吉日。

林家很快给张家荣府发了讣闻。

再有如海恩师,同年,同窗,同僚都发了讣闻。

正月初十开吊。

如海写了奏折丁忧。

嘉和帝准奏。

林如海的情况,就是夺情,他估计也支撑不住。

燕侯第一时间去了皇宫求见嘉和帝:“我在江南的政绩,离不开如海帮扶。

林老太太也是因此受累。

这么不闻不问,儿子心里不安。

以后,谁还肯跟我干?”

嘉和帝招手:“过来看看。”

燕侯一看,却是一纸册封诏书。

嘉和帝赐封林如海一等伯。

追封林父为一等侯,林母超品诰命。

燕侯声音哽咽:“谢陛下!”

嘉和帝道:“你亲自去传旨,着礼部主持葬礼,光禄寺赏赐葬仪千金。准王公以下大臣上门吊唁。”

燕侯这边出宫就吩咐随从:“去告诉恩侯,老夫人的灵牌挽联不忙定制。”

林母得到追封,林家就能按照候府的礼制规格办理葬礼!

这是嘉和帝赏赐林母的死后哀荣!

林如海一直以来憋屈的心情稍微得到舒缓。

一般老人仙逝,若是女性,便由老人嫡亲闺女帮忙装裹换上寿衣。

没有闺女,便由嫡亲孙女承担装裹之责。

男性逝者,则有族里的长亲帮忙沐浴,闺女孙女穿戴。

林母没有闺女,嫡亲的孙女年纪幼小,就只能由儿媳妇承担替婆婆洗浴装裹之责。

不然,就只能花钱请殡葬机构帮忙。

一般来说,只有孤寡老人才会请殡葬机会。

一如义庄。

贾敏幼承庭训,自然不会在这个上面让如海难堪。

贾敏曾经替父亲穿戴过,不过当时贾母病倒,由族亲长者协助。

如海没有族亲长辈。

石梅便出面帮忙,从旁协助贾敏替林母换上了寿衣。

如海得知,向岳母行了跪拜大礼。

这便是膝盖下面埋父母。

这种情分不能用金钱衡量。

三日后,林父按照侯夫人礼仪举办葬礼。

礼部官员上门主持悼唁仪式。

文武百官贵跟如海亲厚者,或看重如海敬重如海者,都上门悼唁。

初十这日,上门悼唁的亲朋故旧同僚,竟多达三百人次。

林家没有族亲,外家张家尚未来人,这

个规模的悼唁仪式,已经相当宏大。

如海带着贾敏青玉在灵前跪拜回礼。

贾赦带着整个荣府的班底在林府帮忙。

巡防营锦衣卫,派人在翰林街附近巡逻警戒,谨防有人扰乱葬礼。

林宅内部则是由荣宁二府的斥候监管。

青玉黛玉年纪太小,如海害怕被宵小所乘,将黛玉紫玉托付给岳母石梅。

石梅只需在林府大祭之时送他们回府参加祭奠则可。

林府初十开悼,十四便是林母头七大祭。

荣宁二府,还有后街八房族人的家主主母,齐齐上门悼唁。

头七这日悼唁者,降至二百人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