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双叒叕得孙子了(3 / 5)

加入书签

画,有些男生女像。

贾琮又得意了,冲着贾琏抬高下巴,活似个开屏的孔雀。

张太太这个时候心疼极了,看着女儿嘘寒问暖:“哪里不舒坦嘛,不能忍着啊,一定要告诉娘……”

石梅就抱着孙子到了大厅。

这时族里的小媳妇都走了,剩下五太太、六太太、杨氏。

石梅就招呼贾琏:“都是长辈,去叫你父亲进来看弟弟吧。”

贾赦一直等着呢,闻言哧溜就进来了。后面跟着张家两个舅兄,再有贾政贾珠。

众人齐齐给石梅请安问好。

贾赦抱着三子,嘴巴笑得合不拢,笑了一阵才问:“母亲,大人还好吧?“

石梅颔首:“我已经替她把了脉,平顺!等一下血气散了就让太医请脉,放心!”

贾赦就嘿嘿笑:“多谢母亲!”

石梅一笑,把孩子递给张家兄弟:“来,舅舅抱,外甥多像舅,长大会读书!“

张大公子一笑抱起外甥:“这孩子生得不错,一看就聪明!”

贾琮吃醋:“大舅舅,您前儿不是说琮儿最聪明呢?”

张二公子便抱起贾琮:“我们琮儿也是很聪敏的小子。”

贾琏心里羡慕,却撇嘴做出不在乎并鄙视弟弟的样子:爷们是男子汉,才不稀罕人家抱!

贾赦今年依然在宫中当值,抽空回家祭祖,结果碰见媳妇生娃。

他酉时换班,不敢耽搁,等到王太医切脉之后说母子安康。

贾赦便把老婆托付给母亲岳母,向两位舅兄道恼,急匆匆赶往皇宫去了。

石梅寅时才回到荣庆堂,已经闹得散神了,索性进了密室打坐。

卯正时分,石梅又被惊动收功。

梳洗一番匆匆赶去荣禧堂,张氏还在酣睡,孩子却饿了娃娃的大哭。

张太太哄着孩子。

奶娘还在按照石梅吩咐,每次喂奶前温水清洁。

张太太觉得很麻烦,心里还是却觉得如此甚好。

张太太感慨,活到老学到老。

可惜,张家两媳妇已经歇怀了。

贾赦昨晚先是推磨。后来孩子生了他就跑了,孩子还没有名字。

张太太与石梅都用宝贝称呼婴儿。

张氏惊醒了,听着两位母亲宝贝宝贝的叫着,便道:“大爷早给小四起了名字了,叫璋儿。”

石梅已经见惯不怪:“璋儿,很好听。”

张太太就笑说:“名字好,娃儿长得也好,出生的日子也好,除夕落地,真是门门齐全,就等他出来团圆享福。这孩子真是会挑个生日啊。”

石梅凑趣儿说:“他还比别人多赚了一岁,按照算头算尾的算法,璋儿明天就两岁了。”

奶娘在一旁笑说:“我们老家有个老祖宗,被人笑话一辈子,说他吃奶吃到五岁。

其实,那位老祖宗就是跟咱们璋儿少爷一样的,也是除夕生人。”

奶娘这话说的石梅张氏张太太都欢喜,跟璋儿一天生得人成了老祖宗了,璋儿必定是长命百岁。

几个人再看这个小媳妇,觉得越发顺眼了。

石梅问她:“你夫家是那位?”

小媳妇道:“奴婢的夫家姓白,祖辈都是替主子打理花草树木。”

石梅没有影响,因问:“你家里的孩子多大。”

小媳妇说道:“三个月,乳名叫金钏。”

石梅眼眸一凛:“金钏?”

小媳妇道:“洗三那日,太太派人送了金钏添盆,他爹就说,这是奶奶赐名呢,就叫金钏吧。”

取名金钏是为了取悦主母!

“好名字!”

奶娘一般都是请头生小媳妇,这样的奶水养人。

石梅在心里默念金钏:元春五岁,元春比宝玉大九至十岁。

亦既,金钏比宝玉大了四岁。

金钏是王氏的大丫头。肯定不是十二三岁的小丫头。

金钏死的那年应该是宝玉搬进大观园的那年。

秦可卿死,林如海死,元春封妃。

当年黛玉十二岁。

隔年修建大观园,黛玉十三岁。

宝玉比黛玉大一岁,十四岁。

金钏十八岁。

十八岁的丫头,还留在府里跟爷们耳鬓厮磨,不找事儿呢?

还有鸳鸯,说是跟金钏一起长大,岁数大不过两三岁。

石梅心里拿定个注意。

开年后,家生子儿管理首页注上一笔,小厮丫头十七岁必须婚配。

奶娘见石梅盯了她好几眼,以为自己哪里不妥当,有些紧张。

生恐石梅一句话开销了她。

结果,石梅却一笑:“辛苦了。“

把她留下了。

白纹媳妇一颗心终于停当了。

她生完孩子三个月,不能当差,公婆老实,家里没有积蓄,不生病还好,一旦生病就抓瞎了。

家里指靠男人的二两银子,上有老下有小,根本养不活。

索幸大奶奶看上她。

如今家里的金钏托付隔壁的惠忠家里。

惠忠儿家里刚生了个小子,在家养娃。

白纹家里给了慧忠媳妇五百钱,请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