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双叒叕得孙子了(1 / 5)

加入书签

石梅不敢耽搁, 手脚迅捷的将贡品摆好, 让杨氏接替自己的位置。

然后, 亲自护送张氏回府。

接生婆是家养的,只许请太医就齐活了。

石梅吩咐道:“赖大,火速去张府,请亲家太太过府。

林之孝,带上礼物去请王太医。就说我说了,我荣府欠他一个天大的人情。”

除夕之夜,一般人不愿意出门!

古代生孩子不能输血, 不能剖腹,只能是儿奔生, 娘奔死, 各自挣命。

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石梅直接护送张氏回到荣禧堂, 吩咐大丫头连翘:“速速烧热水,伺候你奶奶沐浴更衣。”

石梅亲自坐镇荣禧堂,指挥丫头婆子团团转。

半个时辰后, 张老太太带着两个媳妇,由着两个儿子护送前来。

石梅闻讯, 迎到仪门。

两亲家见面,一个说:“谢谢亲家母, 扰了您过年了。”

一个道:“亲家母客气,我的丫头有福气啊。”

张氏这个时候已经沐浴完毕,正让人打理头发,闻听母亲来了, 迎了出来。

石梅与张太太同时伸手把人往里推:“出来做甚,受了风寒可了不得。”

婆婆亲娘说的一样的话。

张氏婉然一笑:“知道了,母亲!”

石梅与张太太同时颔首:“知道就好!”

张太太与石梅相视一笑。

张太太道:“心里总觉得我丫头还没出嫁呢,唉!”

石梅颔首:“我的敏丫头出门子,我就失了魂,千娇万宠的养大了,巴巴的送去别人家……”

张太太便关切的询问:“她四姑奶奶也快了吧?”

石梅颔首:“多谢亲家母关心,产期在三月。”

张太太道:“可请人看过?”

这是询问男女。

石梅颔首:“林家请人看过,说十之**吧……”

张太太就给石梅道喜:“恭喜恭喜,先开花后结果也很好,只是林家的情况,若不一索得男,只怕姑奶奶要受委屈,林太太欠孙子在京都可是……”

路人皆知!

林母当初闹的那一出,真心让人厌烦。

好在恶人自有恶人磨,被她侄女磨的乖巧了。

加上贾敏争气,过门有喜,身子强健,五个月请脉便说了十有八~九是男丁。

太医一般不会把话说满,十之八~九,就是把握十足。

林母因此恨不得天天把媳妇儿抱起。

石梅不知道贾敏原著为何晚育,还无子。

如今再不会了。

张氏打理好了。

张太太开始替女儿各处检查准备的东西。吃的喝的用的,孩子的大人,色色齐全。

张太太转了一圈,一颗心落听了。

又过了半个时辰,王太医到了。

却是赖大过去,王太医刚刚回府。

祭祖完毕,马上又到荣府来了。

赖大上门带了礼物。

这时候遇见张家人,张太太忙着奉上红封,恭敬不暇。

王太医前脚进门,贾赦贾敬杨氏就跟着来了。

再有后街的五太太六太太也过来了关心。

恰逢王太医给张氏请平安脉。

石梅跟张太太巴巴的看着。

为了不让张氏紧张,张太太与石梅都没进张氏的卧房,而是在起坐间等候。

这般时候,族人来得多了,起坐间转不过身,便移到了大客厅。

女眷们齐齐安慰石梅张太太。

五太太说道:“大嫂、张亲家,莫担心,侄儿媳妇这是第三胎,说句粗话,蹬东的功夫就生了。”

这话虽然不雅致,石梅与张太太却都报以微笑。

这个时候,只要张氏母子平安就好,管她粗俗雅致。

张氏生贾琏的时候,贾赦还懵懵懂懂。

生贾琮的时候,贾赦不在跟前。

这回生产,贾赦比谁都担心。

这人跟张氏过出滋味来了,生怕夫人出事,担心得不得了。

张家的两位公子是外男,不好进后院,就由贾赦贾政陪着两位舅兄在前厅等候。

贾珠八岁,贾琏七岁了,也在大厅等候。又有白锦堂奉了母亲之命前来探问,也在前厅等候。

贾琮跟着石梅在内厅。

内厅门口摆了大屏风,既挡风,又遮蔽窥视。

贾赦根本坐不住,便在前后厅中间的小院子推磨一般,来来回回的转圈圈。

张氏这边却笑盈盈的回答诸位婶娘妯娌的闻讯,除了肚子大些,无事人一样。

这般时候的阵痛不厉害,张氏完全可以控制住。除了阵痛的时候不说话,旁人根本无法察觉。

贾赦道比张氏还有两位母亲更着急,时不时催促贾琏:“去问问你祖母,还有多久啊?

怎么还不生啊?”

贾琏便一阵风的飘进来给石梅请安。

石梅抿嘴:“等着吧,做爹那么容易?”

杨氏就笑话:“叔叔实在着急,自己来吧!”

族里的媳妇们一阵好笑。

贾赦闹个红脸,再不敢大声催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