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二爷拼爹~昨晚太累了,一下子泄气了,清晨捉虫,亲们谅解(1 / 7)
贾敬这边回家与杨氏贾珍商议, 如何应对杨家的事情。
和解,杨家会趴在宁府身上吸血几辈子。
同时,在宁府出血之后,有可能被政敌咬住。
对簿公堂,可以解决一切后顾之忧。
缺点就是杨晴儿红杏出墙的时候要暴露。贾珍要发配。
至于朝廷罚银,对于宁府真不是问题。
杨氏不愿贾珍坐监,也不想丑事曝光。贾珍要被嘲笑, 杨家颜面扫地。
贾珍无所谓:“儿子听父母安排。”
贾敬还没下定决心的时候,贾政从杜祭酒家里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
他那个本家侧枝杜锡山, 督察院御史已经掌握了资料,准备伺机参奏。
杜祭酒是害怕荣宁两府的事情影响林如海的婚事。
林如海这孩子真是不容易, 都二十七了,再耽搁下去儿子孙子都耽搁了。
这个信息意味,宁府想要私了也不可能了。唯一的办法,赶在御史发难之前,自曝家丑。
迟早要被揭露,不如自己撕开伤口。
石梅很重视,马上让贾政过府通知贾敬, 让贾敬亲自陪着贾珍去刑部投案自首。
如此, 贾珍还可以落个自首的先机。
随后, 石梅接到王子腾送来的消息, 询问石梅要不要他帮忙把督察院的御史杜锡山的折子压下去。
石梅当晚没回复。
翌日。
贾敬卯正,贾敬押着贾珍出门之后,石梅才让赖大给王子腾回复:贾敬不愿意私了, 准备对簿公堂。
并对王子腾的援手表现感谢。
同时,石梅托付王子腾,若是有意援手,希望能够让刑部看在贾珍年轻气盛,面对那样的场景失控了,并非故意伤人。希望得到酌情轻判。
石梅并没有动用荣宁两府势力压服的意思。
这种事情也压不下去,只会败坏两府的人缘与口碑。
对簿公堂,意味贾珍头顶绿色草帽的事情将要公之于众。
杨家大嫂以为宁府丢不起这个人,坐等宁府屈服。
结果,没等来大把金钱,却等来了刑部的拘押。
贾珍自首了,对于自己激愤之下打伤杨成明的事情供认不讳。
杨大嫂简直要疯了。
这种丑事,贾珍竟然承认了,承认了自己的老婆给他戴了绿帽子!
杨大嫂觉得贾敬杨氏贾珍,全家人都疯了。
杨沣整个傻掉了。
他曾觉得妻子太狮子大张口了,却没有阻止。
他没有官职,儿子也成了废人。杨家不过几百亩良田,仅够温饱。
可是杨家这些年已经好吃好喝好穿戴的享受惯了。
几百亩土地的收入,在她们眼里就必要饭的强那么一点点。
杨沣夫妻跑到宁府大闹,杨氏没见。
赖升直接报告了巡防营。
杨家两口子被巡街御史警告之后赶走了。
如今整个京都都知道了杨家有多无耻白眼狼了。
一时间,宁府门庭若市,亲朋故旧都上门探视安慰。
杨氏的表姐杨夫人也旗帜鲜明站在杨氏一边:“杨晴儿这个养不熟的白眼狼,还有你那个嫂子,也是个拧不清,少奶奶由她安排,还要五万银子的赔偿,她怎么不升仙去做王母娘娘?”
正月十七,年后开衙的第二天,刑部堂官过年酒还没完全清醒,结果被贾珍的供状吓醒了。
一等神威将军之孙,威烈将军之子贾珍,竟然被一个杨家的侧枝子弟戴了绿帽子。
刑部官员对荣宁二府没有什么恶意。甚至有些同情。马上发下签押,提取杨成明当堂。
至于杨成明有伤在身,那是活该,谁让你个缺德玩意儿,吃表兄的和表兄的,吃饱喝足了,还要睡表兄的。
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畜生不如的东西。
杨沣到底是官员,刑部差役很是客气:“请大人把杨成明请出来吧,大人等着问话呢!”
杨沣这才确认贾珍真自首了,顿时如坠冰窟。
杨家完了。
杨明成残废了,还背上这样的名声。或者,杨家的勒索也会成为呈堂证供。
杨沣后悔不迭,不该任由老婆肆意勒索,杨家的条件几乎是让宁府养着杨家一辈子。
杨成明这个时候已经去掉半条命,杨大嫂呼天抢地,咒骂宁府不得好死云云。
杨沣好说歹说,安抚住了老婆,把家里的马车铺上褥子,将杨成明抬上车送进京都。
因为殴打的主犯自首,杨沣的老婆又当堂撒泼,刑部尚书对于杨家的好感将至冰点。
案子判决很快。
贾珍罚银两千两,赔偿杨成明千两汤药费,劳役两年,发配三千里去漠北将军手下效力。
杨成明品行败坏,革除生员资格。
杨沣教子无方,治家不严,取消候补官员资格。
杜锡山得知消息,将手里的奏章狠狠的撕碎了。
心里暗恨王子腾这个狡诈的酷吏,阳奉阴违,明明说好了,宁府会私了。结果忽然自首,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判决的当天,贾敬去户部缴纳两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