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的胖丫头成精了(2 / 3)

加入书签

山野岭,无主之物。

然后,石梅贾赦张氏三人坐着大轿进宫谢恩。

先到了养心殿谢恩。

如今嘉和帝虽然还没有禅位,却多数时间待在养心殿。

石梅随着贾赦三拜九叩。

然后一个并不苍老的声音很平静的说道:“平身!”

石梅几个起身道谢退出。

整个过程,石梅没敢抬头,只是眼角余光瞧见一个金碧辉煌的影子,还有一把花白的胡须!

之所以看见胡须,因为胡须在金色的龙袍上头很打眼。

然后,石梅前往翊坤宫。

玉坤宫是继后寝宫。

石梅拜见了皇后,叩头谢恩,然后还提起了三年前皇后的恩德,再此道谢。

出乎石梅的预料,皇后娘娘并非想象中那般苍老灰败。

相反,皇后精神很好,气色红润。浑然不像是人们想象中的丧家之犬的模式。

皇后给人额的感觉很和煦,一点架子也没有。

石梅提起三年前,皇后并不答话,很显然,她不想提起三年前的旧事。

皇后倒是对石梅种植番薯褒奖了好几句,询问番薯种植的一些事情。

石梅便向皇后讲了如何育种,以及番薯的属性。

皇后说道:“番薯远在福建,却被国公夫人发现,并培育成功,这是命里所带的福气,别人羡慕不来。”

石梅遂说起自己如何带着儿孙去农庄,亲自间苗栽种的事情。

皇后道:“本宫也观看过籍田礼,再没想到,夫人竟然亲自栽种番薯。”

张氏见皇后一再提起番薯,以为她想知道番薯种植的前因后果,不自觉提起她父亲。

皇后忽然间就闭口不言了,低着头吃茶,人都不瞧了。

张氏像被人掐住脖子一样,场面很是尴尬。

石梅知道,眼下出现了长公主荣惠郡主这些余孽作乱。

这一回像是荣府这种被算计的人家不少,被发配漠北岭南的也不少。

又有义忠郡王出来蹦跶。

皇后似乎很避讳跟废太子有关的人事。

石梅也很识趣,不等皇后端茶送客,就起身告辞了。

出了翊坤宫,张氏才悄悄说道:“本来看着皇后气色不错,面色和煦,以为是个很好相处之人,谁知她东一句西一句的半截子话,让人坐立难安。”

石梅却甚是理解皇后:“她只想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安度余生。”

婆媳出宫的时候,遇到了甄贵妃身边的嬷嬷,却是甄贵妃邀请石梅到永寿宫一叙。

永寿宫是甄贵妃的寝宫,距离养心殿最近的宫殿。

如今皇后掌着凤印,甄贵妃协理后宫。

皇后一惯深居简出,宫廷的内务,大多数都是甄贵妃做主。

甄贵妃其实在行使着皇后职责。

副后召见,石梅不能也不敢推辞。

石梅吩咐琥珀去乾清门等候,婆媳们去了永寿宫。

甄贵妃如今如日中天,甄家的家主做了体仁院总裁,掌管着江南的半壁江山。

甄家有钱有权有势。

甄贵妃除了没有儿子,真是什么都不愁。

荣府顶梁柱贾代善,贾赦遂袭爵却不成气候。

荣府与甄家,一升一降,主次已经颠倒。

荣府的女儿还死在甄家。

虽然当初甄贵妃进宫时,曾经在荣府小住,进宫后也得到了贾代善的照顾。

也不过些许小恩典,不足挂齿。

鉴于两府的关系微妙。

甄贵妃完全可以不鸟荣府。

然而,甄贵妃最是会见风使舵之人。

从前陛下疏远荣府,不给贾代善谥号,她就只当不认得荣府。

陛下如今还顾念老臣,并且送了荣府盘龙佩。甄贵妃看到了荣府的价值,或许,今后还有用处。

再者,她侄子看好宁国府,觉得贾敬比贾赦有出息。

谁知,如今荣府却行市看涨。

甄贵妃觉得收服荣府更有利。

荣府死了的三姑娘是给问题。

好在不是嫡出,还有转圜的余地

甄贵妃打着骑驴买马的主意,这才传召石梅。

石梅有免跪的权利,还是作势欲跪。

甄贵妃岂敢违拗圣旨,亲自搀扶。

石梅顺势福身请安便罢了。

甄贵妃首先恭喜荣府后继有人,又回忆两家如何亲密,希望今后多走动。

石梅跟她不熟,史老太君对她也无好感。

石梅实在没话可说,只能在在甄贵妃夸赞时恭敬的敷衍:“娘娘夸奖了。”

“娘娘谬赞!”

甄贵妃提起府里的孩子们时,石梅倒是多说了几句。说说贾珠贾琏背书,说元春聪明,贾琮耍宝。

甄贵妃眼里就露出羡慕的神色:“夫人真是有福气,我这宫殿若是有这么四个孩子啊,本宫真是人生无憾了。”

石梅又跟她聊不下去了。

甄贵妃已经年近四十,又没儿子,永寿宫注定不会有小孩子闹腾。

石梅怎么说都不合适。

没办法,石梅只好说起所有女人都喜欢听的话题:“这些年不见,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