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2 / 3)
媳妇跟婆婆再是和蔼也不是母女,说话不能放肆。
石梅看了张氏一眼又道:“这件事情,谁也不要提起!”
张氏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自己父亲也不能提起吗?
她可不是王氏,不明白也不会啰嗦犟嘴。
再者,也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再不会违拗,徒惹婆婆生气。
张氏去后,贾敏轻盈的走了进来,挨着石梅坐下,两只眼睛满是好奇:“母亲,那番薯有什么蹊跷不成?”
石梅一笑:“现在还说不好,等贾玫回来才能知道,安心,到时候我会告诉你。”
贾敏脸蛋磨蹭石梅的胳膊撒娇:“透露一点点吗,不然,我今日可是睡不成了!”
石梅被漂亮标致的女儿摇得心里美滋滋的,笑道:“好啦,真是的,多大了,还学琏儿撒娇?
就告诉你吧,可别出去乱说,我有预感,咱们家今后要靠着这番薯吃饭了。”
贾敏眼睛冒着小星星:“娘亲,什么意思啊?”
“就如神农尝百草,从此人们有了治病活命的草药,人们发现棉花,从此无需再忍受寒冷,这个番薯若是广泛推广种植,从此天下无饥民。”
贾敏惊讶极了:“天下无饥民?不是吧,这是多大的功劳啊?”
石梅一笑:“我不说吧,你偏要问,说了又不信了吧?”
贾敏皱鼻子:“您逗我的吧?”
石梅刮刮她的俏鼻子:“可别对人说哟!”
贾敏说道:“我有那么傻吗?肯定不会说呀,若是真的呢,泄露了机密。若是假的呢,人家还不会笑话我们家呢。”
石梅会心一笑,跟聪明人说话一点都不累。
翌日,贾玫带着十两大车的丝绸出发了。
贾玫去了海疆,石梅这边便让赖大金大各自担任下去农庄巡查,顺便解决农庄冬藏还有明年春耕的准备的一些事情。
赖大金大并不知道贾玫为何回家一趟就被派去了海疆,难道是贾玫差事办的不合太太心意,被发配了?
海疆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又是倭寇又是烟瘴。
两人觉得太太能派遣他们视察农庄,就是对他们的信任,可不敢丝毫马虎,免得落得个发配的下场。
故而越发尽心。
自从贾玫离开,石梅也没闲着,她开始在族田里走动,跟田间地头的佃户交谈,询问有关山药蛋的栽培情况。
再有询问农作的栽种时间。
石梅虽然没有种过地,上学的时候也学过农,约莫知道红薯属于藤蔓扦插,也知道红薯比土豆晚一点。
她想知道,种植红薯跟种植山药蛋有没有冲突。
再者,石梅觉得山药蛋跟红薯都是长在土里的东西,两者的栽培技术只怕会有共同性。
然后,石梅被打脸了,也长知识了。
看着像是土豆的山药蛋,原来不是长在土里,而是跟辣椒番茄一样长在藤蔓之上。
而且,山药蛋的产量较低,滋味也差强人意。
农户们一般不会大面积耕种,只会选择贫瘠土地,少量种植。
属于一种聊胜于无的作物。
然后,石梅又去了城外的农庄视察,想要挑选一家小农庄,作为试种基地。
然后,石梅发现,族里十二老对她的一举一动,洞若观火。
亏得这些人因为不知道石梅意欲何为,三三两两上门询问。
石梅这才发现,族里的农田不宜作为试种栽培基地。
荣府对于自家的农庄的掌控力度十分微弱。
农庄里的一切几乎没有隐蔽性。
这个发现让石梅有些意兴阑珊。
这半个月的时间算是白费了。
十月,杜宗元正式受聘荣府坐馆授课。
石梅为了打消大家的疑惑,亲自设计了授课课表。
石梅不干涉先生教授课本的内容,但是,石梅设立作息时间。
按照现代授课时间,七点开始早课。
一旬上课八日,休沐两日。
一月休沐六日。
比其他私塾多了三日的休沐时间。
石梅给出的理由是,孩子们还小呢,耐力有限。等他们将来正式启蒙,在按照国子监的时间作息。
对此,杜宗元可以之至,他正好利用两日的休沐出门访友会文。
十月的头一个休沐日,石梅便亲自带领贾珠贾琏贾敏姑侄们,再有族里的几个伴读的孩子,去农庄田猎。
这一日十月初九。
孩子们在荣府前院集合,等待石梅与贾敏。
石梅带着贾敏,在张氏王氏陪伴下来到前院,蓦的眼前一亮。
好家伙,但见七个孩子穿着统一的服饰,全部身着劲装。
头发收拾得利利索索,缠着武生巾。
手上戴着羊皮护腕,脚上穿着鹿皮靴子,腿上打着绑腿,腰间扎着结实的皮腰带,皮带上挂着羊皮水囊,匕首。肩上肩上挎着弓箭,背上背着箭囊。
贾珠贾琏腰间还多了一个装零食的锦囊。
石梅一看这装扮,顿时乐了:“这时谁收拾的呢,嗯,很不错!”
金大的儿子金山这时出列说道:“回禀太太,是小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