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1 / 2)
接受训练的民兵们已经陆续回到了自己原先的领地上,开始肩负起当地的治安维护。虽然回到了自己的领地,但是他们的上级并不完全是领地的领主们。
领主们平时可以差遣他们,但是直接对这些人负责的是主城区的总治安官,也就是烈。也算是以这些诶民兵为触手,对外城区增加进一步的掌握力。
这些民兵们的只能是维护领地治安,处理领地中发生的纠纷。能够学成回去的必然是武力值合格又熟悉部落法规的人。因此第一批过来部落学习的备选民兵并非每一个都合格了,合格的人数之占了大约三分之一左右。
但是这并没有打击大家求学的积极性,因为合格的这三分之一从此以后可以领部落发的薪水,一部分是口粮,一部分是部落统一铸造的钱币。若是家里出了一个民兵,不仅是手上有了权力,光是得到的报酬养三个人也是够的。
特别是就算第一批去的那些被淘汰回来的人,他们这阵子也并没有在主城区里白待。不说赚了多少钱,就说涨见识都不是钱能算的账了。
因此七八月甚至秋收的时候,赶着报名去学习的人还是不老少。
七月里的物资交换大会,纪灵派了不少人过去,他们带了各种各样的物资,去的时候车队整齐,丝毫不必担心货物安全问题。
如果说去年还有些能给阳找一找麻烦的部落,风灾过后也都彻底消停了。更不说阳并未严格意义上遭灾,且武器和人员的战斗值方面都有提升,即便是遇见神迹部落,对方想要动手都要考虑两败俱伤的问题,更不说其他小部落了。
等阳到达物资交换大会现场时,不少部落已经在那里呆了两三天了,见到姗姗来迟的阳部落的车队,不少一股脑涌上来的。
常年来这儿的人都喜欢和阳部落做交易,他们手上的物资丰富且价格实惠,是目前物资交换大会上的少数大部落之一。
这几年来,物资交换大会上贩卖奴隶的情况少了很多,倒不是观念改变,而是附近地区近几年少有战事。不过因着去年的风灾,不少人沦为难民,今年的奴隶又多了不少。
最后等八月底阳部落的车马离开时,带走的不仅是马,还有近百个青壮年的男女奴隶。一路分发给外城区的领主,有的领走个七八个,有的领走五六个,总归是将这些人分散在了外城区壮实人口。
这些人也是今年初才沦为奴隶,但是遭受到的侮辱与打骂却并不少。本来以为这辈子都没有希望之时,被阳部落买下后竟没想到迎来了一个大转机。
阳部落依旧是不允许奴隶制的存在的,因此这批被买回来的奴隶将很快接受部落的同化与教育,然后寄宿在部落里的家庭中帮忙干活。
等到明年夏天如果没有差错便都会恢复自由身且成为阳部落的普通居民。
八月和九月还能赶在冬天来临之前再种一波粮食,是个忙碌的季节。部落修了大约半年的路终于也在九月底的时候修完了。
自此以主城区为中心往外延展出去,大路条条宽敞无比。将从主城区往外的很多路程行进时间都缩短了约有三分之一,且道路中间设置了合适的岗亭,岗亭不仅可以容纳在岗亭里驻守的民兵们休息居住,也准备了多余的房间以及粮草,用以提供给来往货运的车马。
道路修完以后的第一批运输就是从外城区源源不断运到主城区大粮仓里面的粮食,一部分是今年的赋税,一部分则是去年从主城区的借粮食。
因着今年主要的粮食种子都升级过,且没病没灾的,粮食产量要比去年增长不少。还掉去年的欠债对于很多居民来说并没有什么压力。
以往运输粮食的车队因为行进在山路上难免有不安全的地方,心里总是惴惴,晚上那是肯定睡不好的,一趟运送粮食的行程下来都累得够呛。
今年不仅仅是因为道路修完以后运送的时间缩短了,关键在于走上大半天总能碰到一个部落设置的安全岗亭,不仅有休息的屋子,做饭什么也不同对付,还有栓马喂马的食槽,傍晚之前赶到岗亭就可以直接停下休息。
晚上岗亭有人轮班值守,负责货运的人可以安心在屋里还好好睡上一觉,准备好第二天赶路的行程。对修路好处感受最直观的也就是这批常年往来运货的人了。
说到岗亭,在这里负责值守的人通常以三人为单位,距离最近的部落不会超过步行一个钟头,若是骑马便是二十分钟左右。他们平时不仅仅负责维系道路货运,这只是他们的次要责任,岗亭里值守的民兵日常的活动是巡视周围,确定没有外部落的人偷摸猫着干点坏事之类的。
这种事不是没有发生过,有人摸进来偷粮食,这还算轻的,有些找不到女人的,找准机会摸进其他女人多的部落打晕抢一个回去,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巡视的民兵们每日就要巡视他们负责的边界部分。
当然也不是每个过来的外族人都是抱着坏心眼的,毕竟胆大的是少数。很多过来的人都还是想要找个地方定居,最好找个部落接纳的。这种时候负责值守的民兵便会将人带去最近的领地交给领主看着办。
九月,随着一批新的学生在学校入学,也意味着又有一批老生毕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