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全都来了(1 / 3)
() 都还是孩子呢,正长身体的时候,每天起那么早,第二天精力不足不说,还影响长个,这可不行。
可随即她心里算了下,长乐和小鱼儿基本上每天晚上八点睡觉,到五更天也睡了有七八个小时了。而且他们白天还会午休半个时辰,那每天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是绝对可以保证的,既如此,她就不多说什么了。总归都是有主见的小姑娘,若是觉得熬不住,她们自己也会调整的。
瑾娘撒开手不管,下边的下人自然也不敢说什么。况且如今盛夏,五更天正是三五点的时候,起来没多大功夫天也亮了。
这个时节,这个节点,恰似一天中最凉快的时候,人的脑子经过的一夜的休息也特别灵光,所以有些东西读个三五遍就记住了。
就是这些贴身的丫鬟和嬷嬷们,每天早起听自家小主子背书,不知不觉也跟着学会了不少。
就像是长乐那边的梧桐秋雨,现在背个药方绝对不是问题,若是遇到个风寒脑热,指不定她们随手还能默写两个方子出来。虽然不敢保证绝对对症,但那药方一般的风寒都能治,所以这算不算是偷学了点本事?
至于小鱼儿,她对文史类的书籍尤其感兴趣。她又喜欢一些名人的文章。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说读的多了,自然就会背了。所以小鱼儿就用这个笨办法学习。效果倒也不错,不过月余时间,她就能背下一本书来。
荣哥儿就不更用说了,他的脑子在读书这方面似乎特别灵光。小鱼儿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会的东西,他读个三五遍就记得差不多了。这虽然不能称之为过目不忘,但天分绝对算是出类拔萃的。
荣哥儿记忆力好,悟性也上佳,两个师傅见状就对他的期望特别高。因而给荣哥儿布置的功课就多,荣哥儿的学习任务就重。
所以别看是年纪大小差了三四岁的姐弟俩,但是荣哥儿的进度快,如今都快撵上小鱼儿了。这也是小鱼儿发奋努力的另一个原因,若真是被小了好几岁的弟弟后来居上,那才丢人呢。
姐弟三人苦学不辍,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瑾娘对此非常欣慰,就常不常的夸奖他们。可她也有分寸,在夸奖之余,也会叮嘱他们尽力而为就好,不然压力过大,对他们来说也不是好事。
三人应和的很好,至于回头后究竟是如何做的,不说也罢。
却说徐二郎如今依旧忙的脚不沾地。
开春后河州出台了不少鼓励开荒的政策,甚至在上一年的“优惠力度”上,又有了几分“优惠”。就比如,但凡是开荒出来的田地,全部免税三年,这就不提了。主要的是,若是开荒的是林地、山地。滩地和坡地,可以免税五年。
另外在一些细粮和粗粮的税收政策上,也有了大幅度的调整。比如,不再规定百姓上交的赋税,必须是五比一的粗细粮比例,反而将之改成了三比三。也就是说粗细粮对半分,而且不限制粗细粮的具体品种,这就给百姓很多选择的余地。
而今年,为了保证不饿肚子,大多数百姓家中仍旧种植的红薯偏多。至于小麦和稻谷,多少也有一些,但都是三亩两亩的,收上来的足够交赋税,剩下的也就够逢年过节包顿饺子或是蒸顿米饭,给家里大人小孩儿小孩儿解解馋罢了。
但种细粮的地少了,种番薯的地就多了。众所周知红薯这东西不讲究地方,而且亩产量轻轻松松就能上千斤。种上这么几亩地的红薯,别的不说,哪怕就是之后再有灾荒,百姓是绝不会因为饿肚子就流离失所,或卖儿鬻女了。
这就是进步,就是生活在好转的表现。
也要因为开荒了不少田地,沟渠就需要重新修理。
河州水源丰富,大江小河林立密布,但还需要有人细致规划一下,才将将这些水源引到荒地去,这样也方便百姓灌溉,也能节省不必要的人力投入。
徐二郎如今就在忙这事儿,忙的晕头转向,恨不能脚打后脑勺。
而长安几个,也就是在这时候来到河州的。
这次宿轩宿征依旧跟着来了,同时还比上一年多出来两小子。用脚指头猜也知道,这多出来的肯定是板儿和魏庆耀无疑。
板儿上一年因为要和义父义母回江南扫墓,错过了一次北行。回头长平和宿征这两小子还说着许多河州的风俗民情,说些热闹和玩乐,故意馋板儿,可是把板儿和魏庆耀羡慕的不行。
两人也是提前就问好了长安几人今年是不是还要过来,得到准确答复后,就回头磨家中的长辈。这不,总算在书院放假前得到家中长辈的许可,一放假就跟着长安长平策马跑来了河州。
相比起长安长平几人,魏庆耀和板儿可是消瘦的多。不仅瘦了,还黑的跟煤炭似得,看得瑾娘忍俊不禁,差点笑破肚皮。
但是“黑”这点不好拿出来埋汰孩子们,瑾娘就只说他们看着瘦多了。
板儿闻言不好意思,他也知道自己如今什么模样。进城前他们在河边歇过脚,那时候他差点被河中的“黑人”吓得脚下打滑,一脚滑进河水中。
他如今脸黑脖子黑,只要果露在外的皮肤,全都是黑色的。可偏偏他牙齿又保护的很好,又白又亮,所以一张嘴呈现特别明显的反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