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凝神术的妙用(1 / 2)

加入书签

森兰大礼堂里,安静了不过一会的人们又开始无聊起来。

李长安说起国学这门学问,谈的是传承和文化,因为国学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至今没有一个标准的概念。

但凡是跟华夏传统文化沾点边的,都可以称之为国学。

那些初中部的孩子哪里喜欢这个,英国的那群美女老师听李长安说话都很难懂,更不用说去理解了,至于其他人,对这个传统话题都听过不知道多少次了,自然也没啥精神。

沈梦熏叹了一口气,这不能怪李长安,主要是没有那个氛围。

譬如李长安手书的“国学”二字,笔法苍劲飘逸,有晋古之风,这两个字中显示出的国学修为,现场除了自己又有谁能懂?

这也不能怪这些听课的人,并不是不愿配合,而是实在无法与传统国学产生共鸣。

儒家六艺,道佛经典,研究进去了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妙,而入门却非常艰难,最简单的一点,你最少得熟悉古文,现代人能通读古文不看译文的寥寥无几,更何况是那些古本内容呢。

大礼堂里的噪杂声越来越响,就是真正对国学感兴趣的人,也受不了这个气氛了。

沈梦熏都有些不忍了,这不是故意为难李长安么,要想做到深入简出,在十几分钟内就激活那些初中生们的兴趣,简直

是痴人做梦啊。

更何况,李长安现在一开始,竟然就从国学中最为复杂也最为艰难的《周易》开始说起,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后台的姬夜月也是眉头紧皱,她已经看到有些人开始起哄了。

只有兰若信心满满得:“小夜,你别担心,道君他胸有仙人般的智慧,不会被这种小场面吓到的。”

说到这里,兰若眼中冒出倾慕之光:“记得那年,道君在长安大雁塔设坛开讲道法,与整个大唐的佛僧辩论,那一次啊,观战者不计其数,整个晋昌坊人头拥挤,连西域的胡人和大秦的昆仑奴都来听讲,那真是一场盛会啊。”

姬夜月心中震撼:“难道主人真的是千年不死的老怪物?”

但她还是忍不住问道:“那最后的结果呢?”

兰若微微一笑:“当然是长安道君大获全胜,那大雁塔本有九层,诸僧辩论失败,便心甘情愿的挖去了两层,只剩下了七层啦。”

姬夜月不明白:“这又是为什么?”

兰若抿嘴道:“因为这是道君要求的,长安大雁塔盖了九层,高出了当时太玄宗的道塔一层,所以道君才上门挑战啊。最后佛门的大雁塔,还是不得不矮了太玄宗一层呢。”

此时李长安已经不说话了,但他表情还是那么平静。

大礼堂的噪音已经达到

了顶峰,没有人在听他讲那复杂的易经,而学生们更是打着呵欠。

李长安微微一笑,掌心玉符轻轻闪烁一下,他沉声道:“周易乃是周文王在羑里那个地方坐牢的时候,研究易经的结果,文王拘而演周易,做六十四卦,咱们华夏不论是儒家文化,还是道家文化,都是从这本易经开始,诸子百家之说,也是渊源于易经。”

这番话他说得声音并不大,但却似乎传到了所有人的耳中,而且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让这些人都是停止了喧闹,聚精会神地看向了他。

李长安手捏凝神咒,将这磅礴的精神力挥洒下去,笼罩了每一个人。

道门弟子修炼时,修为高深的师长们都喜欢用凝神咒帮他们稳定心神,而李长安此时施展的,却是十成的精神力。

别说是这群老师和学生,现在就是顽固不化的杀人犯,也要屏气凝神,听他讲课了。

“易有三种,一为《连山易》,一为《归藏易》,还有的就是周文王的周易。”李长安声音猛然提高:“学易经,就是国学之开端,你们可以不用全部理解,只需有个概念就好了,因为我们以后所说的一切,都源于此。”

随着他声音的提高,凝神咒再次提升了一个强度,那庞大的精神力刺激,竟然让几个听课的人泪流满

面。

“学易经和国学,有三原则,我也称之为三易,一为变易,二为简易,三为不易……”李长安声音澎湃,充满了无法形容的感染力。

大礼堂鸦雀无声,就算听不懂他话中之意的几个外国老师,都是睁大眼睛,脑中回响着李长安的声音。

开篇周易,再说河洛图书,李长安说天象星辰,俱在河图之内。

又说起大禹治水与洛书的关系,再说天干地支与黄道十二宫,最后谈论古今诸子百家的学问,联系到了西方哲学的起源。

并不长的一堂课,却几乎把国学的源头说了一遍。

人们目光炯炯,精神高度兴奋,李长安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像是在他们耳边咆哮一样,将每一个国学源头的种子,都植入了他们的大脑。

等到李长安说完最后一句话,放下手中毛笔的时候,大礼堂里的人们就像是悟道了一般,顿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他们眼含热泪,只感觉受到了一场无法形容的精神洗礼。

李长安淡然收了道法,但凝神咒的影响力可以持续两个多时辰,也就是足足四个小时。这群老师和家长们,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