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晋江文学城(3 / 5)
多宝就会轮班陪封凛出去应酬,谈成了不少商务合同,为乐队接下来的正式巡演奠定了基础。
出道即将第三年,DK乐队踏上了巡演的征程,没得选择,这才只是一个开始。
年少时的容修渴望离家,自由自在,振翅高飞;而立之年的容修却没有对任何人说过,其实他归心似箭,更似倦鸟归巢。
“现场演出”是摇滚乐队的宿命。
再牛逼的录音室乐队也无法摘夺王冠,每一位入住名人堂的摇滚明星都是玩现场的高手。
从半世纪前开始,摇滚乐队就有必须巡演的传统,即使赔钱也要出去演出,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降低亏损的风险。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DK乐队不像那些老牌乐队赶上了好时候,网络和短视频的出现,让更依赖于现场的摇滚乐队更加难以施展优势。
如果换成二十年前,哪怕是十年前,DK乐队都不见得比殿堂五行混得差。
如今确实不是摇滚的鼎盛时期,但那些业内人士们不得不承认,DK乐队的出现确实或多或少改变了摇滚圈现状——
【曾经那支横空出世、三天两头搞事情、几乎一夜之间在井子门走红却不知是不是昙花一现的Live House出身的地下乐队,渐渐地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变成了国内最出名的几支乐队之一。】
很多摇滚迷和乐评人在网上聊起DK乐队时,甚至将它与国内殿堂级别的老牌乐队相提并论。
名气和流量所带来的,就是接连不断的跟踪报道。
整个小巡演的过程基本上毫无隐私可言。
而对于媒体来说,每一站都有新鲜的内容报道,任何关于DK乐队的话题都可能成为当天的音乐圈焦点。
比如张家口站的演出,不朽自由主唱和吉他手竟然与DK同行,第一站就给了歌迷们一个巨大的惊喜。
也送给了娱记们无数可创作的话题——
承德站的《黄风筝美女吉他手冲上舞台向容修示爱》、
唐山站的《DK乐队全程朋克掰头火爆星球》,
以及《容修与新加坡华裔主唱后台畅聊,夜里同回酒店极尽地主之谊》……
媒体们太开心了,这里面的新闻几乎不用去深挖,直接写出来就可以拿来爆料啦!
尤其是自媒体和营销号们,他们似乎找到了流量密码,抓住了DK这群超级大帅批宝藏。
在DK乐队巡演期间,不少狗仔紧跟在乐队后面,一场场地追着,然后发布一些流量惊人的行程新闻。
最夸张的采访稿,应该是弦儿哥发布的自媒体新闻。
也算不上正式的新闻,毕竟弦儿哥的身份是短视频平台主播,摇滚专业乐评人兼AB站UP主。
于是他发布了“自带音效的采访稿件”——知名UP主杀手锏:混剪视频。
大触一出手,吸引了粉丝们一片尖叫。
滚迷们也关注了一波。
混剪融合了DK乐队三站巡演的所有爆点,附带着“弦儿哥”那标志性一惊一乍的吐槽解说、后台专访片段、舞台秀、炸场名场面,以及所有值得收藏的经典瞬间。
不过,吐槽归吐槽,该专业时毫不含糊,点评得无比专业——
从编曲到配器,从起源到词曲,弦儿哥都进行了详细分析介绍。
该称赞的时候,便将DK乐队夸得天上有地上无,时而大呼小叫,时而深沉解析,将乐队首次算不上正式巡演的演出强推到了热门上。
【DK乐队成员们的经历和背景,让他们有太多不可复制的东西——容少校的才华,白二哥的不羁,沈大公子的飘逸,聂冰灰的中性,向小宠的乖觉,这些难以模仿的天赋特征与生俱来,五个男人的碰撞,产生了大于五的化学效果,塑造了乐队整体的独特气质,奠定了不可撼动的特殊地位。】
混剪视频一夜之间爆火,引起同行们关注眼热。
大家更是好奇,以前也有自媒体和博主联络过恒影和封凛,但封凛从未答应过授权合作。
照理说,以容修的性格,根本不可能答应任何自媒体混剪DK乐队的演出视频,未经授权就是违法。
显然,弦儿哥的短视频是经过DK乐队的独家授权的。
视频发布之后,弦儿哥的粉丝关注暴涨,同行们难以置信,弦儿哥到底对DK乐队做了什么,才博取了容修的信任与青睐?
同行博主们眼睛都羡慕红了。
这次弦儿哥简直捡了个大便宜!看看他跟踪报道DK的流量啊啊!!
事实上,容修对弦儿哥的要求十分简单,就是在短视频中要重点介绍两首电影配乐——在承德站演唱的《一飞冲天》,以及唐山站的《像他们一样》。
联动宣传的效果出乎预料地好。
甚至超出了容修的预期,再加上恒影宣推部门的配合,歌曲和电影备受关注。
几乎一夜之间,“由李里执导、顾劲臣主演的《一飞冲天》预计年前杀青”的消息传遍了国内外。
于是,唐山站演出之后,翌日一大早,李里就打电话过来,兴奋地对容修道了谢。
“哈哈哈哈!你这一炮打得响,帮我们省了一大笔宣传费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