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第 240 章 “这么说,恐怕皇上时……(2 / 2)

加入书签

举足轻重的那些若与太子单独会面,皇阿玛怎么可能不知道?若是官职不高,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反而是这些文人……如今科举出身的官员中满蒙较少汉人居多,其中出身南方的又占到了大半。许多地方文气鼎盛,世代都有人为官出仕,同乡间互为助益,不容小觑。是以这些年皇阿玛一直对江南士子非常重视,几次南巡都增加童子和乡试名额,还询问简拔地方文人入朝为官。”

胤禛看了叶林一眼,声音低沉:“不仅是为择取良才,也是为了施恩以稳定人心。”

叶林微微含首,示意明白。朝代更迭乃历史大势,势不可挡。然而如今距明朝灭亡也不过几十年,或许还有高寿之人记得当时山河倾覆的惨状,心中仍含怨恨,为此大清几代皇帝都大力治理国家安抚民心。

文人学子若通过科举,便能为官,一方百姓生活是水深火热还是祥和顺遂全靠地方官的治理,因此学子更是朝廷关注的重点。想明白了这些,就能理解太子的举动。没了索额图这一大助力,以太子几次殴打王公贵族的记录来看,朝中勋贵不一定有多少人肯支持他,这便想着争取新的助力。

“汉人主张立嫡立长,在他们眼中皇太子是名正言顺的嫡子继承人,本就倾向于他,如今再得了太子殿下的私下召见,听了些认可夸奖,定会感激涕零,恨不得粉身碎骨报效太子。”叶林比了个大拇指:“这招倒是直击重点,只是皇上知道了肯定很不高兴。”

说起来太子还真是挺刚的,皇上不让他在江南出风头,他便自己私自跑出去拉拢人心。在老爷子眼皮底下挖他的墙角,可真是牛啊!

胤禛的手微微一顿,悬在空中,他抬头看向叶林,眼中有些微迷惑:“很不高兴?或许只是有些不悦吧,子玉你不知道,皇阿玛对太子从来都是欲求欲予,即使在索额图下狱,两人闹得最僵时,他都对太子关怀备至,东宫少吃了一碗饭食都会过问,上贡的好东西都叫先给毓庆宫。”

叶林抬眼,瞅见胤禛眼中他自己都未察觉的一丝羡慕,突然感到有些心疼。虽然所有皇子都知道康熙偏心太子偏心的理所当然,可心里最不是滋味的,应当是四爷。

年纪小的皇子与太子差着年纪,懂事时心理形成了对太子和前头几个哥哥的尊敬,自然理解皇上对他们的重视。

与太子年纪相仿的几人里,直郡王和三皇子不在康熙身边长大,五皇子也是养在太后身边,只有四爷是在最渴慕父母关爱的年纪,天天见着他的皇阿玛偏心另一个孩子。

成年人能明白太子对朝政稳定的意义和地位的尊崇,可一个小孩子即便能理解,心里也会忍不住羡慕不甘吧?会在心里想,自己也不比他差,为何却事事都要低他一头?想要将学业完成的更好来吸引皇阿玛的注意力,却又不能压过太子,是否会觉得憋屈呢?

他在心中叹息一声,不管是在皇家还是在百姓家,道理都是一样的,被偏爱的有恃无恐,不被偏爱的只能小心翼翼的讨好。可笑的是,等父母年纪大了才会发现,最孝顺的往往不是他们偏爱的那些。

叶林放下灯笼骨架,伸手握住那只悬在半空不自觉攥紧的手。做了一会手工,此时已微微发汗,握上去的一刻,掌心的热度温暖了胤禛微凉的手背。

见他眼中的迷茫羡慕褪去,有些疑惑的看了过来,叶林不语,只松开手,摊开手掌。胤禛有些迟疑的将手中的黑子放在他手心。

叶林微微一笑,接过棋子放在一边,拉过他的手展开。

胤禛手掌宽大,应该能一手拿起篮球,手指修长、骨节分明,指甲修剪的十分干净,掌心还有些练习骑射弓箭时磨出来的茧子,虽然没有叶林的手白皙纤细,但一看便是双坚实的男人的手。

手上佩戴的配饰不多,除了腕上已经被盘出浆的一串佛珠,白玉绿松、翡翠宝石,各种戒指都偶有替换,唯独左手拇指上那枚如凝脂般细滑,雕刻了福纹的羊脂玉扳指应当是他最喜欢的,像长在他手上一样,每次都能见着。

叶林凑近了好似在观察他掌心的纹路,却突然将他大拇指上的扳指拔了下来,随即握在手心,藏到了身后,接着向后挪了挪,不叫他抓到。

胤禛没有防备,竟叫他一下得了手,他微微一愣,看着空荡荡的手指,本以叶林在与他玩闹,正要倾身去够,忽又看到叶林眼中的狡黠,眼眸一闪,明白过来。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