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回府(2 / 3)
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这一个月他可没白忙活,做的的东西已初见成效。
他可以堂堂正正的接受贝勒爷给他安排的一切了!
看着一路的景色慢慢向后退去,他心中是一片安定,路再遥远也不怕,因为他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
进了京城已经是接近傍晚,叶林跟着车马一起回了四贝勒府。
墨竹伺候着叶林简单梳洗了一下,便去贝勒爷书房外等候召见。
此时再进府,叶林已经没了第一次的紧张不安,也有心情欣赏一路的风景。
虽说他还没在清朝见过其他王公府邸,但叫他在现代熏陶了那么多年的审美来看,各处布置的花草鱼鸟,有一个词最合适:雅致。
不愧是雍正帝的审美,清朝帝王里数一数二的了,怎么形容呢,就是规规矩矩四四方方的建筑之外,不论从哪个角度去看,画面都极其顺眼,要是拿着相机随手一拍,不说获得摄影比赛的大奖,至少都可以稳稳作为电脑桌面背景的。
叫叶林来形容,就是各处景色都有美感,是高雅的美感。
叶林不过在书房门外刚站住脚,就被苏培胜恭恭敬敬的请了进去。胤禛还在上书房学习时,就是个认真努力的好孩子。虽不与其他皇子竞争名额。但任何东西,一定要尽自己努力学会,学好、学到精通为止。
就像他带着十三胤祥一起练字,将胤祥的字,带的跟他一样出色。去年南巡时,康熙还专门让这两兄弟现场写对联,展示字体给各地前来拜见的臣子们看。
江南文风最盛,前来朝见的文官,无一人不善诗书字画。因此这兄弟二人的书法若不是小有气候,康熙是绝不会叫他们出来展示的。
因此以胤禛这个较真又认真仔细的性格,知道叶林回府得消息,绝不会拖到第二日才见他。
叶林进屋打眼一看,一个月未见四贝勒还是如此气宇轩昂。
他恭恭敬敬的行礼道:学生叶林,见过四贝勒。刚弯下腰去,就被一双有力的大手扶住:“叶先生不要拘礼,过来坐,这段日子辛苦你了。”胤禛说着,把着叶林的手,就带他到左上首坐下,他自己也在主位上坐了。
小太监极有眼色的过来上茶。
叶林借着小太监的身影缓了缓神,他心中真有点被这阵势吓到,不过一月时间,四贝勒对他的态度怎么转变的如此之大?
不过他转念一想,便放松下来,应该是自己少见多怪了。
当日他前来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又是那种问答奏对的形式,自己也十分紧张,自然气氛肃穆些。现在他已正式成了府里的清客,身份不一样了,加上贝勒爷看到他这个月的成绩,真心接纳了他。
对待自己人嘛,肯定是要比对待外人亲近许多的,更何况看三国,关系好的抵足而眠都正常,只是亲切点算什么。叶林也就迅速放松习惯了下来。
他哪里知道,像是戴先生这样重要的幕僚,见了四贝勒也是要下跪行礼的。当然这里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戴先生以四贝勒家奴自居,行的是家奴的礼。
可就算是其他身份的幕僚,见了四贝勒如此礼贤下士,仍旧会战战兢兢的小心应对,哪像叶林如此自然的就受了!主要原因还是叶林来自现代,等级意识不强的缘故。
抿了口茶,胤禛细细询问庄子上的情况。
叶林也就自然的答了:“这次庄子上的大小温棚效果还是很好的,贝勒爷您应该见了菜苗了吧?只要温度控制的好,肥力不减,长的还是挺快的。
庄子上的农户们自家里也建了。要我说这大温棚难做些,可小温棚却容易,若是这京城家家户户都有了,冬天也可以吃些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了。而人体强健与否,其中很大因素是要吸收蔬菜水果当中的维生素。”
“哦,何是维生素啊?”看到胤禛疑惑的眼神,叶林解释道:“就是维持生命健康运行的元素。”
他想到上学时在某本书中看过抗坏血酸的故事,便讲起故事来:“沿海地区若是船只出行的时间久了,日日只吃鱼肉干粮,就会因为缺乏新鲜蔬果中的重要元素而死去。所以远航的船队必须要带上鲜果,每到一地也需要及时补充才行。”
叶林想了想道:“这话学生不知真假,不过应该好验证,听说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远航来我朝。动辄需要几个月半年的时间。问问他们应该就清楚了。”
胤禛心道,看来叶先生对这理论是十分有把握。这事确实好验证,经常有各国使臣、神父等来大清,有机会找人探问一番就是了。若是真的,冬日吃蔬菜就不只是口腹之欲,而是关乎身体健康的大事了!
“说起来,学生记得还有好几种水果,蔬菜里维生素十分充足,对身体很好。像是西红柿,又叫番茄,学生在《广群芳谱》里看到,据说味道酸甜可口,又可以生吃、煮吃、加工成番茄酱,或者是整罐窖藏。炒鸡蛋也很好吃,还有猕猴桃……”
只是叶林落落大方、又放松自然的捧着茶碗,边喝边跟他回话,真真叫胤禛有些不适应。
要说叶林是大胆或者恃宠而骄吧,可看着他眼中一片纯粹自然,也不像是刻意为之。胤禛面上不显,仍旧做亲切关怀状,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