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丞相死了(2 / 4)

加入书签

能如此浪费,是刘辉在旁分析,说流民在此太多,不是一朝一夕能安置好的,里面可能会混入很多并非流民的人,太蹭吃蹭喝蹭住,做法虽然不是那么符合条件,但是对安置流民确实有用。

可是当得知信是夏丞相所写,他竟然语气愤怒,压抑着问陆之郢,为何丞相会给王爷出如此计谋,王爷赈灾,丞相为何会帮忙?

他便实话实说,丞相忠君爱民,如今身居高位,依旧不忘本,只是在朝堂上,每每有皇帝为难陆之郢的时候,丞相都会替他多说几句好话,所以便亲近一点。

那日后,刘辉便刻意躲着他,有事再禀报也是公事公办。他很是疑惑。

又有一日,他无意中听到刘辉在书房中怒气冲冲的说:“本官定会杀了他,一个虚情假意的伪君子,一个彻头彻尾的败类,如今竟然还能和定安王扯上关系!”

他隐隐觉得刘辉是在说丞相,可是再去从旁打探,他又什么都不肯说了,还说自己那日,只是单纯好奇丞相和王爷的关系。

流民问题解决后回京,他派人去打探刘辉的情况,几日后暗卫来报。

十年前刘辉就中了举人,一路从中下级小官做起,有空缺的不好的小官让他去做,他也从不推脱,后来还曾在京城内大理寺当过一年的大理寺辰,更让人不理解的的情况是他曾做过夏丞相的管家,难道是当管家的日子里受了什么欺负?

履历太过蹊跷,让人难以理解,怎么又做官,又能当管家,当了十年的官,怎么又回到那么个小地方去做县令?

后来又查,说刘辉都是自己想去什么地方,便会去申请调令,而每次他都能准备好理由和调任的申请,合理合规,都能成功。

陆之郢回京后不久,夏丞相告诉皇帝,感觉自己每隔一阵,都会被人跟踪,虽然日日身边都带着守卫,还是觉得不安,想让皇帝再多派点人给他。

陆之郢心中疑惑,但是也没有在皇帝面前提起刘辉,一个尽心尽力为百姓的人,一个已经做官十年的人,他不能无凭无据就在皇帝那里引起不必要的疑心。

所以一直暗中派人保护夏丞相,又一边派人看刘辉的动向,没想到夏丞相还是死了,是血铃铛下的手,暗卫失踪了,也无法判断是否和刘辉有关。

陆之郢很是头疼,这事情,怎么没完没了。

半个月过去了,还是毫无线索,皇帝日日在朝堂上发怒,直到有一日,他又去看仵作验尸的结果,他发现,人头似乎不是用刀砍下来的,而是用一种线切下来的,仵作曾说,切口平整,下手之人经验丰富,一刀就能切下来,可是细看,切口上面有浅浅的纹路,像线的痕迹,也就是说,这次血铃铛带走头颅,并没有用他们的那把刀。

他又立刻去检查了一遍尸体,发现夏肃年应该是先被人割了喉管,又插了银针来迷惑众人,喉管断了才是真正的死因。

他心里一惊,想起之前暗卫带回来的那些验尸画像,是第十一个杀手动的手?那个“十一”消失了两年再次作案了?“十一”杀人手法很快,之前银针的迷惑性让他以为是“六”动的手,消失这么久,怎么又出手了呢?

入夜之后,他叫来了暗卫:“暗夜,你带着暗心去找刘辉,把这个交给他?看看他有何反应。”

他递过去一张纸,上面写着两个字“十一!”

梧州离京城来去至多两日,暗卫会更快一点,第三日午时,暗卫就回来了,暗卫道:“王爷,刘大人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淡淡的问王爷是什么意思?”

陆之郢心下已经了然,有人找了血铃铛,且点名让十一动手,所以十一才会再次出现,而他对血铃铛的了解应该更多一点。

如果这个人是刘辉,那以他的聪明一定想到陆之郢问他的意思,什么都不说,一是想告诉陆之郢知道了也没事,奈何不了他,二是告诉陆之郢,他知道的更多,看陆之郢是想跟他合作还是想跟他敌对,无论怎样,陆之郢都不会选择告发他。

陆之郢也确实选择了不告诉皇帝,以皇帝的秉性,呵!

不过毕竟无凭无据,也不能让人信服。

又过了半月,两位大人向皇帝请罪,毕竟血铃铛的本事已经在江湖上传的神乎其神,查不出来皇帝也无法。

有血铃铛参与的案子,至今都是迷案。

陆之郢在外面日日翻卷宗,总想着万一可以借丞相的死查清血铃铛,他一直查的事情就能真相大白了。

身心疲惫的回到王府那日,他还是没有忍住去看了王妃,他也在告诫自己,应该对她有所防备,而且那日从江南回来,他无暇顾及其他事,想先回去见到她,她却似乎和往常一样满不在乎,甚至还微微后退一步……

可是,他不行,他很想她,不管她有何目的,既是他的王妃,他想她就是理所当然!

〈二〉怎舍得生气

陆之郢回王府那日,卿歌正在绣荷包,他去江南一月多,回来匆匆见了一面,又被召走,如今又是快一月了,这嫁人真是嫁了个定安王的名字啊!

想起自己那日的表现和陆之郢生气失望的眼神,卿歌还是觉得于心不安,也不知道他会怎么理解她的行为。

那日,卿歌又看到了之前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