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面圣(1 / 2)

加入书签

洪承畴闻言马上说道:“启禀陛下,修罗营参将杨少堂,因早年与建奴作战时负伤腿落下残疾,不能殿前行礼,怕君前失仪所以没有随臣一起进来面圣。燕千总从小被杨参将一手带大,二人情同父子,所以在殿外陪同杨参将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如此看来,倒是个有情有义的孩子。传旨!特准登州参将杨少堂君前免礼,让燕千总和杨参将一起进殿吧。”崇祯点头说道。大明自立国起便以仁孝治天下,看到燕震宁可放弃面圣的机会,也要陪着把自己养大的义父,崇祯心中便也多了一丝欣赏。

殿前的大汉将军出去,将坐在轮椅上的杨少堂推入太和殿,燕震在旁边随行着。进入太和殿后,杨少堂拱手,燕震则按照礼仪下跪:“末将,杨少堂”

“末将,燕震”

“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呵呵呵…二位爱卿免礼平身…”

“谢吾皇”

崇祯打量着下面的杨少堂和燕震,只见杨少堂虽然坐在轮椅上,但浑身散发出来的那种气势,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百战余生之徒。作为辽东军中曾经的边军夜不收,连杨少堂自己都记不清多少次死里逃生,多少次绝境突围。

“杨将军,崇祯二年的时候,朕就知道你带着手下民壮歼灭建奴六百人。今日一见,果然是英雄人物啊!”

“皇上谬赞了,末将曾经在辽东军中任职,和手下兄弟倒是有些武技傍身,能够取得战果,和末将的义子燕震对于军阵的调配和训练有关。”杨少堂有意培养燕震,故意对崇祯提起了燕震对军阵训练方面的天赋。

“哦?军阵还有这等作用?”崇祯惊喜的看着燕震。只见燕震年不及弱冠,但生的英武挺拔,小小年纪便散发出一身的肃杀之气,这种气息只有上过战场的军人才能拥有。

“陛下,您一定知道我朝曾经天下无敌的戚家军吧?”燕震对崇祯说道。

“当然,朕怎么会不知,唉…可惜…”崇祯顿了顿,面带悲切的接着说道:“当年的萨尔浒大战,最后的一点戚家军也在浑河边殉国了…”

“是,戚家军是集体殉国了,但是当年戚少保留下来的练兵方法却还在呀。”燕震提醒着说道。

当年戚继光编写了两部兵书,一本是《纪效新书》另一本是《练兵纪要》,但是大明以文驭武的体制下,真正知兵的人很少。大部分文官都是瞎指挥一通,比如杨镐。如果不是他瞎指挥,也不至于有萨尔浒大败。

当然了,也有几个文武全才的人物。洪承畴算一个,另外还有孙传庭和卢象升。至于杨嗣昌?就是个心胸狭隘的无耻小人,原来的历史上,就是他和太监高起潜联手陷害并且逼死了卢象升。所以杨嗣昌和高起潜这两个人,是在燕震的必杀名单中的,只不过现在时机还不到。

“只要陛下愿意,末将有信心再给陛下练出一直不亚于戚家军的天下强军,甚至假以时日会比戚家军更强。”燕震自信的说道。

堂上群臣哗然,要知道,当年的戚家军已经可以说是横行天下,能以个位数的伤亡将穷凶极恶的倭寇歼灭数千,这种战损比就连号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战”的八旗军都没有过。更别说其他的明军部队了,当然了,和流民军队作战不能算数,流民军队里面有大量的老弱妇孺,顺风仗的时候怎么都好说,一旦溃败那就是千里决堤,迅速崩溃。

“陛下,微臣以为,燕千总说的过于夸张,有欺君误国之嫌!”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冒了出来。只见温体仁手持笏板,上前躬身说道,同时还用眼角轻蔑的看了看杨少堂和燕震等修罗营的将领。

“哦?温爱卿何出此言?”崇祯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被温体仁兜头就是一盆冷水泼了下来。崇祯太想拥有一支强军了,他不光想着要剿灭流贼,他还想光复辽东,还想要中兴大明。这些都迫切的需要一支强军,一支像当年戚家军一样的强军。可惜,在他登基之前,戚家军最后的一点种子就葬送在了浑河边。崇祯不止一次的为这件事扼腕叹息,在他看来,如果能有一支戚家军那样的军队,他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一个中兴之主。

“陛下,臣以为,当年戚少保横空出世有一定的偶然性,而其麾下的戚家军在萨尔浒大战中全军覆没,也足以证明就算是戚家军,在建奴与建奴的野战中也很难占到便宜。”温体仁不紧不慢的说道。

“温大人,既然您提到了当年浑河畔的那场血战,那么您可知道当年戚家军给建奴造成的杀伤?”杨少堂怕燕震年轻气盛与文官集团产生芥蒂,于是将话头截了过来。

“哦?莫非杨参将知道?”温体仁说话的时候,将参将二字念的极重,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在提醒杨少堂不要忘记了,自己不过就是一个低阶武将。而他温大人,则是当朝的首辅。

杨少堂则没有理会温体仁话中的奚落之意,不卑不亢的讲述起了当年在浑河畔看到的那一幕。

朝堂上的群臣没有一个人亲眼目睹过当年萨尔浒大战的战场,他们对萨尔浒大战的了解也都是道听途说。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甚至连边关都没有去过,这里面就包括温体仁。

群臣聚精会神的听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