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三位一体,共寻长生(1 / 2)
“西游记”我原是看过的,无论是书上这一本,还是书外那一本。
张执象与嘉靖一见如故,嘉靖又给他看了西游记,交心言志,张执象自然也不藏着捏着,他先是从大闹天宫往后说,将西游记的故事花了一夜时间讲完。
而后接下来几天。
嘉靖都没有上朝,两人几乎彻夜交谈,张执象从嘉靖六年开始,将此后的历史,但凡是他记得的,都一一讲给嘉靖听。
整整十天时间。
嘉靖终于听到了张执象所念的那一首诗,明白为什么会“今日欢呼孙大圣”,听到张执象念:“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嘉靖一下子觉得,时空是如此的近。
自秦始皇一统天下,改为官僚帝制以后,中华两千多年,是如此的相似。
本以为蒙古铁蹄下的神州腥膻,已经是沉沦的极限,却不知道还有那两百年的奴隶殖民,以至于几乎亡国灭种。
乱世出英雄。
嘉靖在最危难的时刻看到了一位前所未有的圣王,一位甚至超越了太祖洪武的圣王,太祖爷想做的事情,那位圣王都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好。
只是,同样可惜……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嘉靖感慨万千的念着这句,只觉得,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心中无限感慨,他握着栏杆的手,已经用力到发白。
意气风发的少年天子,此刻只觉得肩上的担子,重若泰山。
越是明白历史。
越是知晓未来的事情,嘉靖越是认为,他不能输,他已经是大明最后的机会了,而大明若亡,后世很可能不知道“昭昭日月,故国有明”!
历史早已面目全非。
丢了历史,丢了文化,丢了根,文明又如何走得远呢?
听完了所有故事,嘉靖转身,抓着张执象的肩膀,问道:“朕的永陵里面,《永乐大典》一定能够挖出来的,对吧?”
“就算积了水也没关系。”
“陵墓陪葬的书籍都会做防水保护的,只要能够挖出永乐大典,一切都能够真相大白,中华文明的辉煌绝不会断绝!”
他这么说着,却发自内心的感到害怕。
他的陵墓,最后是由别人来布置的,谁知道那些人有没有尽心呢?
嘉靖脑海翻腾着各种想法,他有些惶恐,惶恐在他输了以后,中华文明竟然会有断绝的可能,那他真的无颜见列祖列宗了。
“嗯,会挖出来的。”
张执象没有告诉嘉靖,《永乐大典》在永陵中只是五大说法之一,嘉靖、万历、李自成进京,皇宫都经历过好几次大火,是有可能焚毁的。
而且,根据郑和海图的情况来看。
《永乐大典》的正本被那些人盗走也不是不可能,最后大明亡国,那些人流亡海外,失去了国家的支持,迟早是要败亡的。
他们败亡以后,最终《永乐大典》会落入谁的手上?
那是一套书吗?不,那是一套文明。
张执象不太愿意去回忆那段历史,他也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是不是原来的那个世界,所以,他宽慰着自己,也宽慰着嘉靖。
但嘉靖却摇了摇头。
他说道:“我丝毫不怀疑那些人会把文明败坏成那个样子,仅看永乐年间到现在的区别就可以了,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都不在乎的。”
“他们为了控制航道,消灭朝廷对南海的控制。”
“仁宗、宣宗时期在交趾做的事情就可以说明一切,交趾灭了,旧港宣慰司没了,朝廷彻底失去了下西洋的能力。”
“从此大明再也无力掌控海外。”
“土木堡之后,也先死了,对蒙古的分裂政策失效,蒙古再次统一,边军养寇自重,北方的绝对控制也没了。若非皇兄打下应州大捷,北方不知道还要放掉大明多少血。”
“为了利益,他们瓦解了大明整个朝贡体系。”
“他们吸着百姓的血,掠夺着世界各地的财富,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更意图富贵可以千代万代永远流传。”
“他们根本就不在乎大明的存亡,他们甚至不在乎文明的存亡。”
“他们已经成为了怪物,成为了你所说的那个资本。”
“资本不但没有国界,更没有文明。”
“他们并不在乎文明的前进与后退,不在乎文明的兴荣与灭亡,他们甚至恨不得回到奴隶时代,他们但凡做出了一点先进的东西,那都是迫不得已。”
“那都是为了解决敌人而逼出来的产物。”
“若是能够躺着赚钱,他们决计是不会投入一丁点银钱到发展上的。”
只听张执象讲了一遍历史,嘉靖便看透了那些人的本质,或者说,他们从来就没有变过,宋元明清后,千年来,都是那一拨人。
只是,他们的自私决定了他们的眼光狭隘。
他们的傲慢让他们遭受了重创,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满清会如此之狠,如此难以控制,万万没有想到满清为了对抗他们,什么无底线的事情都肯做。
他们与狼共舞,低估了野性。
没有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