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顺利拿下】(1 / 4)

加入书签

十月中旬,将永高公司顺利私有化后,林志超接下来准备搞青州英泥这家英资公司。

青州英泥公司虽然是英资,且有百年的历史,但实际上一向名声不显,属于一家二流的英资企业;前世李家成最先收购的便是青州英泥,但实际上并没有留下精彩的故事。

这是因为青州英泥的市值仅八千多万港币,水泥业务虽然是香港最大的水泥供应厂商,但效率和设备技术非常低,导致盈利不高。

当然,青州英泥在红磡鹤园拥有一幅90万平方尺的工业用地,才是价值最高的。不过这幅地皮虽然价值高,但却没有太多人窥觊,比如置地、和记都不曾收购青州英泥。这是因为这幅地是工业用地,若是变成住宅用地、商业用地,需要交纳高昂的费用给港府。

不过红磡鹤园紧挨着‘黄埔船坞’,这里的地皮早晚会是寸金寸土。所以林志超的想法是,将青州英泥总厂搬迁后,待到八十年年代谈判期间,趁着地皮暴跌,再进行补偿地皮费用,这样可以省很多钱。

这种策略,将来和‘黄埔船坞’的补地价如出一辙。

林志超原本是想在青州英泥鹤园总厂的地皮上,修建高新科技园的,结果他发现自己也没有多少高科技,完全不需要如此浪费。所以,这幅90万平方尺的地皮,还是开发住宅和商业大厦为好,就算修建科技大厦,也只需要拿出少部分地皮就可以了。

“董事长”

黄昌宏、周福照、胡兆煦、林瑞寰一同来到林志超的办公室,随后大家在会议桌上坐好。

“我们目前持有青州英泥多少股份?”林志超问道。

“目前长江实业集团持股13.2%,再上您私人投资企业——维港投资手中的3%,已经拥有16.2%。与此同时,今年青州英泥的市值已经上涨50%,超过恒生指数30%多的涨幅,不过我们动作很小,并没有引起市场警觉.”林瑞寰认真的汇报道。

林志超一听手握16.2%的青州英泥股份,便已经很放心,他确实让林瑞寰一定小心。实际上,这是林志超谨慎的表现,本质上收购青州英泥是不会引起英资洋行的警惕,特别是怡和系。

而如今,暗购九龙仓集团股票已经在进行,再加上内地要改天换日,他便开始大胆起来。

“好,现在我们动作大一点,争取在下个月将持股增持至25%,然后进入青州英泥董事会再说!”

他采取的是温水煮青蛙,这样更省钱!

一些股民若是听闻你要收购企业,很快就会抬高价格,一倍都不一定满足。但若是采取温水煮青蛙,他们很快就会选择放弃,股价也就回归理想,再趁机慢慢吸纳,代价更小。

林瑞寰建议道:“董事长,青州英泥的大股东是一英国人罗杰斯,也是现在的董事局主席,但这个大股东仅持有10%不到;而其董事会的成员,差不多还持有10%。若是我们要快速增持到25%,我建议委托汇丰银行旗下的获多利去做,他们可以说服青州英泥董事会的一些成员,以及可以从市场更容易扫货,收购10%的股权,对他们来说很轻松,最多也就是溢价25%,可能还不需要。”

他没有讲,以父亲林志超和汇丰银行的关系,这种小事汇丰银行肯定会做到保密、最低成本。

周福照随即附和道:“确实,找获多利公司更快、代价可能最低。”

林志超满意的说道:“好,就找获多利公司!”

一周后,林志超和沈弼坐在一起。

“听说长实集团委托我们获多利公司,收购青州英泥的股权,林先生这是准备收购?”沈弼好奇的问道。

长江实业集团已经超过置地,这是公认的事实,主要是长江实业集团更进取,以及林志超的商业手段高明。

“红磡那幅90万平方尺的地皮,若是得到合理的开发,将获得极其丰盛的利润,故我早已经注意到青州英泥。”林志超坦白的说道。

当然,水泥业务将来的前景也不错,但前提是香港地产更加旺盛,内地开放。这样一来,青州英泥不仅可以在香港获利不菲,还能进军内地的水泥行业。

沈弼笑着说道:“我猜也是如此!长实集团这几年充分利用丰富的地产经验、雄厚的资金,在地产领域取得骄人成绩。就是在企业的多元化发展,长实集团也走在诸多华资企业的前头。林生不愧是有商业之神的美誉!”

他继承桑达士的位置后,依旧非常重视林志超这个华人企业家。在他看来,汇丰如果要找华资合作,纵观那么多华资大佬,唯有林志超才是独一无二的人选。

林志超谦虚的说道:“沈大班过奖了!长实集团的多元化、全球化战略,才刚刚开始,当然唯有立足香港,才能谈其它,否则一切都是浮云。”

他也需要在沈弼面前显露实力,毕竟他惦挂别人手中的和记黄埔。当然,林志超也可以硬抢,只不过那样代价太高,甚至兴师动众。

完全没有必要!

汇丰银行按照规定,是不能长久持有和记黄埔的,因为有银行法规的规章制度。所以,汇丰银行必须在这几年寻找合适的接盘手。

他们要考虑两个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